我们要善待自己,充分享受人生,回到现实当中来。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们的进步就是同目前打交道。因为过去的不会再来,未来的还未来到。”
此次避静,特邀香港天主教教研中心徐锦尧神父领避静,并做了题为“正视人生的信仰”的讲道。他那深入浅出的哲理,明快幽默的语言和强有力的引证,吸引了银川堂区众多教友前来聆听。
母亲买了许多圣书送给我,成熟的思想使我能用理智、客观、全新的视角重新探求信仰在人生中的作用,深邃的宗教文化深深地吸引着我,并解开了我多年来面对人性产生的种种困惑,同时感悟到基督精神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价值,
我快窒息了,主难道不要我跟随他;我茫然了,在人生的十字路上徘徊着;我怕呀,我怕我放弃了,将来会后悔一辈子。
有人说,痛苦是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载伯德的妻子为儿子祈求官位时,主耶稣对他们说了一句话:“你们能饮我将要饮的爵吗?(玛20:22)这一杯爵里是什么?是苦酒!
(辩护真理ⅡP4)普朗克在80岁诞辰之前,他步入了一种新的人生,他成为一个巡回传教士,他从小被培养为一个路德教信徒;他从未怀疑过有条理的宗教的价值,他用宗教一词,是指“把人类与天主连结在一起”;普朗克说
帮助我们,教我们以身作则,让孩子从我们的生活中,看到我们因爱您和依靠您,以能找到真正的生命、平安与喜乐,以及人生终极的价值与意义。谢谢主,奉主耶稣基督之名求您。阿门!
这样严肃的人生问题。而圣人的言行和所留下的圣迹,恰恰在于启示我们人还有一种不被现代科学的理论所限制,不为任何心态所左右的内在需求——修德成圣。
从那时起我就渴望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能有一个为我撑起一把雨伞的人,这种渴望伴我走过了人生中的一个又一个驿站。
托托尔斯泰说:“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因为人对幸福的期望值越高,幸福感越小。为什么我们教友往往安贫乐道,知足常乐呢?因这我们向往的是永生,而不是今生,今生只是走向永生的短暂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