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祭台象征基督:祭台是基督的记号(参《圣堂奉献礼典》第四章4号及奉献祷词),因为在祭台上,庆祝基督的逾越奥迹,他把他的体、血给予他的子民,因此教会作家把祭台视作基督的标记,进而称呼:祭台就是基督。
这位西方隐修生活之父在他所写的会规中叮嘱隐修士:『绝对没有一件事﹐先于基督』。
如果身为基督门徒的人知道坚决的唾弃错误的行径,他肯定能够获得天主的仁慈,进而享受内心的喜乐。这天上午第二篇默想道理的主题是死亡。
这是教宗在哥伦比亚主持的首台弥撒,焦点在於和平与生命。尽管波哥大当天偶有阵雨,但一早就有百多万人聚集在这座绿意盎然的公园,等待这台扞卫生命的弥撒。
他在该国的首项活动是在和平之后纪念碑前举行感恩祭。该国约十分之一的人口,也就是大约10万人参加了这台弥撒。
隆巴尔迪神父指出,基督信徒在中东属于少数人社团,有些国家中的基督信徒社团非常小,他们在政治和社会上起不了任何作用,又因为持续的战争和紧张局势,令他们对前途失去希望,迫使他们远走他乡。
那天傍晚在教堂里祈祷,作为教堂的主任司铎,我确实感到祈祷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准备基督来临的将临期内,在鼓励教友热心祈祷的同时,自己更要好好恭候主的到来。
为此,我们今天欢呼:‘基督、我的希望,已经复活!’(复活节继纾咏)”从此以后,“希望不再虚无缥缈,望德不叫人蒙羞”(参阅:罗五5),而且这份希望“使人负起责任”。
他在谈到今年大会的主题时,引用了欧洲和自己国家的历史,特别是最近让乌克兰变得世人皆知的事件之后的历史,指出边缘不是一个有待拒绝的地点,而是基督与我们相遇、把我们从压抑的孤独空间中拽出来的地方。
古巴主教们为教宗本笃十六世即将于三月26日至28日对古巴进行的牧灵访问呈函教宗,信中热烈欢迎教宗到访,相信教宗此行将坚固国内的基督信仰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