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正在读大学的吴智文有幸参加了上海教区信仰生活营,在这里,透过信仰讲座,徒步朝圣,和神父在一起读圣经、聚会等,为他揭示了信仰的本质,懂得了服务奉献的意义。
马村每周日晚上聚会,这里买了100平米的一层楼作为聚会点。神父每月一至两次为他们送弥撒,行圣事。每周都有一次传道员聚会,大家一起分享福传中的苦与乐,并把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一起出谋划策,总结经验。
20世纪的中国学者进行种种翻译活动,也完成了很多可观的项目,但在教会史方面至今没有任何比较全面叙述基督宗教历史的译著,在台湾和香港也没有一个比较有分量的教会史译著或教会通史之类的大篇幅著作。
香港教区陈副主教从“梵二后的灵修”“圣经灵修”阐述了梵二后的灵修特点,即将圣经放在基督信仰的中心、礼仪与灵修密切配合、分担教会责任,实践社会使命,真正基督徒的灵修就是服从天主的话,将福音应用在他的思想、
今日(1月28日),香港教区汤汉枢机亦发来悼文,哀悼恩师。
那时,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教会出版社尽大力帮助我们,如香港教区出版社、真理出版社,台湾光启出版社、保禄孝女出版社、慈幼出版社等等,给予我们出版港台圣经学家、神学家、教会作家们所著书籍的中文简体字版的版权
接着,在先教宗保禄六世和阿忒那哥拉宗主教拥抱50周年的机会上,圣墓大殿(BasilicadelSantoSepolcro)将举行众所期盼的大公性聚会。
教宗也特别提到前一天在梵蒂冈举行的历史性和平聚会,他说,需要有温良的勇气来战胜仇恨。 当天的福音记载的是耶稣的山中圣训真福八端,教宗说,真福八端是基督信徒的纲领和身份证。
后来,有一次跟神父去农村送弥撒,正好聚会的地方就是她所生活的那个村落。我也见到了她的那位老实巴交的丈夫,也因着她而接触了教会。在等待教友聚集的空档里,她成了大家关注的中心,因为她一直唱歌跳舞给大家看。
7月5日,这个礼拜六照常是城南亦庄众多基督徒参与弥撒圣祭的聚会时日,只不过这一次弟兄姊妹们汇聚在万源街花格子楼四层一处宽敞的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