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解释道,事实上,只有倾听众人最简单的要求,置身于他们的具体生活处境中,我们所谈论的那些更高的价值才能得到聆听。
八月九日他会见基督宗教传媒时,鼓励青年延续这次信心修和之旅的成长经验,建设所属地区的教会,尤其应关心穷人。
许多青年梦想著教会在生态和经济领域担当先知的角色:地球的呼声和穷人的哀号不容忽视。不尊重环境会产生新的贫困。因此,我们要透过一系列谨慎的审视来革新经济体系。
教宗称人需要物质财产,但「分配上」的正义也无法使人得到他应有的一切,事实上,人对天主和祂无偿爱的需求,比物质需求更强烈,他说:「人类靠那份只有天主才能传递的爱生活,因为祂照自己的肖像、按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
英国经济学家史密斯在《国富论》中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金钱与不义之间的潜在关系,比起为富不仁这种古老的俗语更见出理性透视的深度:“有大量财产的地方必然有极大的不平等,有一个富人,必有五百个穷人。”
教宗解释说,犹达斯从开始就离开了与耶稣和其他人的共融,独自行事、自我孤立,贪婪金钱甚至为金钱而利用穷人,丢失了无偿与自我奉献的视野,以致允许骄傲的毒素侵蚀他的思想和心灵,变成“领导逮捕耶稣的”人(宗一16
比方说:「刚受孕的胎儿、遭排斥的穷人、孤独气馁的病人或是临终患者、失业或找不到工作的人、遭到拒绝或是被限制居所的移民。具体的人展现出生命。」天主渴望人人享有圆满的生命。
教宗方济各与穷人共进午餐(梵蒂冈新闻网)圣座12月17日公布了教宗方济各第54届世界和平日文告,主题为“关怀文化是通往和平的道路”。
这些活动是为了「教导我们更加聆听大地的呼声和穷人的呐喊」,教宗邀请「众人踊跃参与」。
因着这份信仰,基督徒蒙召照顾近人,尤其是许多困顿的“旅人”,包括“身体受伤”的穷人、被边缘化的人和移民,以及“心灵受创”的孤独的人和失败受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