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中的大议题,除了中东的基督信徒遭到迫害之外,就是当地基督信徒的合一问题。您对那里的状况有什么看法?答:会议中看到不同礼节的教会团体,我觉得非常有意思,而且印象深刻。
这些人均因2014年夏天伊斯兰国的迫害,而流亡至今。神父说到:「我们都很好,即使近期雨量很大,导致了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地区洪水泛滥」,尤其是邻国伊朗遭受了严重的灾难。
因此,教宗提及种种复杂事件和其中的侵略态度,以及假借宗教、种族等名义施行的迫害。如果怀著慈悲心肠进行对话,必能从更多观点重新诠释这种惨痛的历史,让圣神赐予的「先知与和平之恩」得以浮现。
“你们这些遭受了迫害和殉道的弟兄姐妹只与主耶稣密切结合,拒绝了以暴易暴的尘世逻辑思维,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最清晰的信德篇章:他们是能结出硕果的基督徒望德的种子”。
在采访中,埃斯基维尔也谈到亚马孙地区原住民因地主滥伐森林、破坏生态和其他迫害行径所受的痛苦。他引用教宗方济各的话说,「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同时他也指出,需要有一个国际法庭来审判破坏大自然的罪行。
因为痛苦在生活中具有许许多多的面孔,诸如:疾病、仇恨、战争、迫害、不信任,直到死亡为止。圣咏的作者呼求天主在人类所有的努力都徒劳的地方介入,这就是为什么祈祷本身就是救恩之路,也是救恩的开始。”
他的工作孜孜不倦,1943年停战期间,又协助前盟军囚犯越狱,还有那些被纳粹迫害的人,包括犹太人。他的行为被德国人视为政治行动,这导致了他的死亡。
拜登总统离开梵蒂冈后,白宫也发表公告,表示总统“感谢教宗对穷人和在世界上因饥饿、战争和迫害而受苦者的扶持”。
众:主基督,请快来,给受迫害的教会带来真正的信仰自由。领:主,祢是东方升起的旭日,驱除人间黑暗,给我人带来温暖。众:主基督,请快来,给世界带来真理之光,照亮人生应走之路。
扫禄是个热诚的犹太教徒,他认为基督信仰的讯息不能接受,甚至是个绊脚石,为此他必须在耶路撒冷城和以外的地方迫害基督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