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学生一一叫到讲台前,告诉每一个人,他们对她的影响,然后送给每位学生一条上面写着“我与众不同,创造不同”的蓝丝带。后来,人们用蓝丝带表示感恩、鼓励、关怀和爱。
教宗向聚集在保禄六世大厅的8000多名世界各国朝圣者讲解了圣体圣事的“特征”,突出强调了圣体圣事与圣洗圣事和倾听天主圣言共同具有培养“新人”的作用。而“我们,蒙召成为此类新人”。
讲一个祈祷得胜的见证。
这个故事是我的代父讲给我听的。那时候,我不仅在网上看到一些评论天主教不好的文章,也看到了有关一些神父不良行为的报道,也是那个时候,我们堂区发生了一些让人不愉快的事情,因此我借口工作忙,就不进教堂了。
每次,他都要激动地给我讲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个见证。那时,两个还未上学的小孙子像尾巴一样,整天随着他。一天下午,他用架子车从土场向家里拉土。
父亲给我们讲这段历史的时候,我心里波涛如聚,感叹的不是生命的脆弱,而是那位奶奶对信仰的执著。我一直记着父亲在讲完这个事情后所说的一句话:“我们也必须有这种对信仰的执著和信德。”
我向他讲解了信仰并不是迷信,信仰是社会文明的坚实后盾,他也能认真听,对张姐的信仰不再反对了。他也学着我们,放下架子,夫妻相伴坚持到现在。看在眼里,我们从心里为他们感到高兴。
他对老魔鬼讲:“我有办法,一定能把他变坏。”小魔鬼先去跟农夫做朋友,农夫很高兴地和他作了朋友。因为魔鬼有预知的能力,他就告诉农夫,明年会有干旱,教农夫把稻子种在湿地上,农夫便照做。
爱尔兰著名的宗教作家巴克莱博士,在他的《花香满径》一书中说:“要是每位信徒来礼拜堂之前,甚至在路上的时候,能够用几分钟默想天父,为自己、为讲员、也为要参加崇拜的人做个祷告,聚会的光景会完全不同。”
来自菲律宾的讲者史提芬在当地全国青年牧民委员会工作,他承认与青年分享信仰的价值观并不容易,建议青年牧民工作者用不同策略吸引青年,例如邀请堂区内的活跃青年,以行动实践信仰,共同回应教会的信仰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