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是天主的合作者(12号)。教宗说,“没有圣神,各种使徒热忱都是空洞和虚假的,即只会是我们的行为,不会结果实”。“圣神才是主角,祂总是走在传教士们的前面,使种子发芽结果。这样的认识让我们倍感安慰!
教宗期勉众人心怀惊喜之情,而非只是为了筹办庆祝活动。庆祝固然好,但要留意自己怀着怎样的精神。天主的温柔不让人孤独,却安慰人心教宗表明,“当我们亲手触碰到耶稣的亲近、天主的温柔时,喜乐便从心中满溢出来。
但他不仅仅只是如此!他是一位温柔且有力、谦逊又有威望的教宗。这位教宗让整个教会明白,如果没有感恩圣事,不汲取启示的真理,个人的信仰将会衰微甚至死亡。我敬爱庇护十世还有另一个原因。
“对我们而言,分辨能力很重要,这灵性生活的艺术帮助我们不再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认为只要照章办事即可,即使在圣座的工作中,分辨能力帮助我们不再受到诱惑,认为只是简单地重复已有的公式,不去思考天主的奥迹总是大于我们
我们与物质的占有关系只是表面的,因为我们不是世界的主人:我们所喜爱的这个大地其实不属于我们,我们在这片土地上是住客和旅客(参阅:肋廿五23)。”
他用他的亲近,疗愈哑巴和人的耳聋,事实上当我们感到疏远时,或者我们选择离开时——离开天主、兄弟,离开与我们不同的人时——那么我们就是封闭了自己,在我们自己身上设置了边界,只是围绕自我行事;对天主的话,对近人的呼声耳聋
很多与会人士都表达,希望在禧年内举办的活动会有持续性,而不是放烟花似的,热热闹闹、沸沸扬扬,但只是一次性。这样的活动,劳民伤财,意义不大。
外表看来她只是一个普通修女,一生行动没有奇特出众之处。她只是小事情上,日常生活上,处处翕合主旨,只是尽好自己的本分,人人都可成圣。这就是德兰成圣的特点。
当我们开始阅读这两个有些怪诞的故事时,我们就渐渐地进入了作家的叙事圈套中,然而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两个故事在文本中的设置并不重要,或者它只是作家赖以叙事的一种路径,叙事本身的丰富内涵远远超出了这两个世俗故事
我从很早就有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有自己的一个艺术团队,为的是把这个艺术传给身边的人,把快乐带给大家,今天队员们一听说是为老人们义演,都特别地高兴,坐公交车倒两次来到了这里,我们为老人们演出没有任何要求,只是为给老人们奉献一份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