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弥撒的福音给我们讲述了耶稣对宗徒们说的话:你们心里不要烦乱。教宗说:耶稣的这句话美妙至极。在临别时刻,耶稣对门徒说了一番肺腑之言。他知道他的门徒感到悲伤,因为他们意识到事情不妙。
二十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每个主日大清早,我都被妈妈从温暖的被窝里叫醒,乘车去教堂参与弥撒,心里有很多不情愿。上车后,妈妈总是和人家讲福音,讲耶稣,因此引来他人的不屑和嘲笑。
小英一直在这种紧张和焦灼中患得患失,后来我发现她对学习几乎失去了乐趣,心里只想着怕被张强超过,整日坐卧不安、非常痛苦。
她的心窗豁然打开了,心里感到无比的激动,无比的高兴,好象又看到了一线生还的希望。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按杨主教说的去做。回到家里,她按医嘱服药,配合医生治疗,并用爱心面对她周围的人和事。
他的善举让人感动,让人佩服,我想所有信天主教的人都应该像他一样的好吧,所以在心里萌生了成为像他一样热心肠的教友的愿望。刚踏进教堂大门,我便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神圣庄严的感觉,我感动极了。
那时的我,对教会的道理懂得不多,也不常念经,天主在我心里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但当时有个强烈的愿望,我要为新民代洗。路上,我念了圣母经,祈求圣母在这个可爱的小生命终止的时候接他到天乡。
第三次是从心里发出的、谦逊的、正视的、认真的、谨慎的。耶稣重复的问同一的问题,说明耶稣很在乎这个问题,说明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首先要求伯多禄更爱,其次是从心里发出的。
心里洁净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看见天主。(玛5:8)人的一生,除衣食住行以外,有两件事最重要,即做人和做事,两者不可分割,且相互渗透,相比而言,做人是根本,居于首位,是一个人处世之根本。
心里如要常常保持快乐,就必须不把人与人之间的琐事当成是非;有些人常常在烦恼,就因为别人一句无心的话,他有意的接受,并堆积在心中。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此外,组员们还自觉到附近探望病人,并向他们传福音,遇有垂危的病人就马上为他们代洗,在我们经常看望的这些病人中,虽然他们中有的人仍然在经受着病痛的折磨,但由于他们心里有了主,充满了战胜病痛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