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分为四章,旨在促进基督徒合一与教会同道偕行的进程。基督信仰团体将于5月20日纪念第一次大公会议召开1700周年。该会议于公元325年在尼西亚举行,因《信经》而载入史册。
主耶稣的教导,就是在告诉我们:第一,天主比我们基督徒团体更大。天主子耶稣基督,不仅是“基督徒的天主(神、上帝)”,更是所有人和整个受造物的“天主”。
基督徒被基督教导,要去爱,而且不贪图回报地爱,尤其是那些伤害我们的仇人。由此看来,基督徒要经得起伤害,不然,很快就会打退堂鼓,因为这个社会中有太多人经不起伤害,从而选择了报复的恶性循环。
在教会使命中的平信徒教宗在要理讲授中多次引用《教会宪章》和圣保禄的话语,勉励众基督徒要重新发现神恩,因为“对平信徒,尤其是女性的提升的理解不仅作为一种制度上和社会学的事实,也在于其圣经上和灵性的层面”。
常有人问我:一位合格的基督徒应该是怎样的?如果要说怎样才是一个合格的基督徒,我觉得有三个标准:常常祈祷:但这里的祈祷不是指念经,而是指不拘一格的与主谈心。让天主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伴侣、朋友、导师、主宰。
3、基督徒就是主耶稣的圣言因着成为天主子耶稣基督的门徒,我们基督徒也成了“主耶稣基督的圣言”。主耶稣基督没有留下宏论巨著,却留下了一个个“活的圣言”,就是祂所召叫并塑造的门徒们(谷1:14-20)。
圣座促进基督信徒合一委员会主席科赫(KurtKoch)枢机和国际犹太人委员会负责跨宗教事务的马丁·巴德(MartinBudd)先生共同主持了这次在华沙举行的会议。
面对不同教会派别的弟兄们,教宗方济各提到这座横跨多瑙河、连结布达佩斯两个区域的塞切尼链桥,并称之为合一的象征。教宗说:“我们之间的关联也该是如此。
在社会的转折时期,如果基督徒不积极参与,不积极引导社会走向正义、和平、稳定和发展的道路,引导人群走向寻求天主的朝圣之旅上,社会将被引导而转向另一个方向,同时,生活在其中的基督徒也将被带向不愿面对、不愿接受却不得不承受的危机中去
(梵蒂冈电台讯)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省长,华裔基督徒锺万学(BasukiPurnama)被控亵渎《可兰经》,5月9日被地方法院判处两年徒刑,并且即刻被当庭逮捕发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