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山从前叫什么名字,我无从知晓,但我想它可能因为十字架而闻名吧,因为再现了耶稣基督受难的苦难历程而成为圣地。一座石桥将通向十字山的公路连接起来,桥下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
原来是一位受难的阿姨过生日,大家专门搞了一个简单的庆祝,当地人的习惯是过生日当天必须吃鱼,因为有头有尾——吉利。忽然间我明白了,此刻在灾区“吉利”是一种多么可贵的东西。
圣周五下午,教宗要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纪念耶稣受难的礼仪。礼仪之初,教宗先要跪在十字架前静默祈祷,祈求上主宽恕和作补赎。接着,教宗向参礼的信众展示十字苦像,让他们朝拜,然后脱下鞋子跪下,口亲耶稣苦像。
这个受难前夕为每位司铎都是极为感人的时刻,在那个时刻,上主把他自己赐给了我们,他赐给我们圣体圣事,赐给我们司祭职务。这是触动每个人心扉的日子。弥撒中祝圣为行其它圣事所需要的圣油。
弥撒中,杨主教和几位教友一起诵读耶稣的受难史,把教友们的思绪一下子带到了两千多年前,让大家随着圣经中的讲述,重新回顾了耶稣基督的苦难。随后杨主教带领教友们朝拜十字圣架,亲吻耶稣的五伤。
当弥撒中神父拿起雪白的面饼说:主甘愿舍身受难时,拿起面饼,感谢了,分开,交给他的门徒说:‘你们大家拿去吃,这就是我的身体,将为你们而牺牲。
主教们意在呼吁全社会关注新形式的贫困以及弱势,要学会在其中认出受难的基督。特别是无家可归的人、吸毒者、难民、原住民、日益孤独无助的老人、被抛弃的人等。他们饱受慢待、虐待,甚至排斥和暴力。
于是,在援助受难中的教会资助下,建成了这座奉献给圣十字架的德勒萨·本笃修女的小堂。阿沙德主教非常高兴地主持了祝圣和开堂仪式,盛赞这个小团体的努力。强调了团体灵修教育的重要性。
耶稣在受难前夕为祂门徒们向天父祈求合一,为此,教宗方济各指出,「我们有责任促进彼此更深入的认识和有成效的合作。
再者,在耶稣受难的过程中,犹达斯起到的作用并非是决定性的,起决定性的是耶稣自愿赴义,或者说是当时的宗教界领导人士(司祭、经师、法利塞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