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斋需要施舍加以实现,没有自我的节制,便没有慷慨的给予。守斋让我们对世物不再依恋,并将节省下来的分享给有需要的人,如此成为有福的神贫者(参玛5:3)。应当注意的是,节制和克制是有区别的。
选择宽恕,就是选择自我消解被伤害所造成的“反弹力”。选择宽恕,就是选择超越仇恨的诱惑,而继续去爱人。会宽恕的人,生命本身就有“自我康复力”。天主子耶稣基督为我们树立了宽恕的榜样。
虽然是一种批判的眼光,虽然用的资料比较旧,因为当时中国处于封闭的状况,不可能找到新的资料,但是标志着一种零的突破,有一个从学术的角度对整个基督宗教历史的审视。
守法是需要外在执法和监督的,因为自我约束是很值得怀疑的.问题是谁来监督?从社会角度来讲,法律的遵守和执行是靠人来监督的。
我们的灵命成长真的好漫长,就像出谷记中那背信弃义的以色列民众一样,痛苦时才会转向天主,其实,痛苦多是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并没有真正地走进主,没有学会舍弃和放下完全的依靠和仰望主。
最终,跟真正的自我结合起来,达到自觉、觉他的境界。这跟我们天主教灵修所讲的与主合一的过程是相似的。都需要炼路―禅宗就是以坐禅的方式把自己的那颗心先定下来。
2001年,他开始了反思,回忆自己走过的学术道路,十分荒唐,说了许多假话﹑错话,感到后悔莫及,自称是一个反面角色的无信者,开始了自我批判。
在舞动潜意识活动里,打开了心灵防御之门环节中,全体参与者,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放下了面子、放下了身份、重新找回了真实的自我;在激昂而热烈的音乐互动中,每个人再次感受到:生命的可爱和天主无尽的白白恩赐,即信仰内的平安和喜乐
这正是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人若围着自己转,就很难聆听耶稣的声音,天主的声音。他没有视野,因为他只看到他自己。在这背后还有更深一层的东西:害怕不求回报。我们害怕天主的白白恩赐。它如此之大,令我们恐惧。
那是耶稣彻底自我奉献的服务。我们在圣周五默想基督死亡的奥迹和朝拜十字架。耶稣在把自己的灵魂交予天父之前,说完成了(若十九30)!教宗指出,这句话表达了耶稣的救赎工程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