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福音前欢呼领:亚肋路亚。众:亚肋路亚。领:上主说:我是世界的光:跟随我的,必有生命的光。众:亚肋路亚。福音(任选一篇)1.(我信你是默西亚,天主子。)
他写道:“我已经倾心于纳匝肋的耶稣。”[1]因此,嘉禄兄弟提醒我们,福传的第一步是要有耶稣在内心深处,对他而言,就是为耶稣“神魂颠倒”。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很难用我们的生活将其展示出来。
老神父多年来特别提倡对耶稣圣心、圣母圣心和圣女小德肋撒的敬礼。为此利用一切机会宣讲救灵的捷径——走好“神婴小道”;并为方便教友学习,编写大量要理讲授材料和写了很多诗歌。
八十年代中,他和金主教、老一辈的几位神父和老修女为恢复佘山修院和圣母献堂修女会而操心操劳,曾担任修女会监理司铎、佘山修院教务长等职务,经他手培养了不少有圣德的修女。
袁神父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首先抓了两个环节,第一开办要理学习班,选择了以中青年为主,文化素质较高的热心教友参加学习,经过短期学习,培养了一批福传的骨干力量,现在她们个个能言善讲,成为传播福音的好教友
每天除祈祷修炼外,还种花、种菜、培树、雕刻、制衣……为传福音,向全国各地需送各种祭品圣物。看到修女们艰苦、简朴的生活,我们充满对天国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
25年来,“信德”举办了十届信德之友分享交流会,为各地教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热衷于文字福传工作的热心教友,推动和催进了各地教会文字福传工作的发展……二十五载风雨同舟路
渭南教区教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教会恢复之初,面对满目疮痍的教会现状,首要的任务是神职人员的培育,本教区教友虽少,但圣召却很多,在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教区先后培养了27位神父,并且派出18位修士支援圣召缺乏的教区
自我培养了具有功能主义心态的神父。“这个偶像一点一点地取代了天父在我们心中的存在。(......)我们的父亲是创造者,但不仅仅是让事物“运转”的创造者。
父亲吴培良,小名阿咪,圣名若瑟。1938年2月11日出生于苏州唯亭镇后戴村一条渔船上,是祖父祖母所生13个孩子中的最小一位。2007年7月17日凌晨4时52分因久医无效去世,享年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