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在那一天许下的是圣神,圣神于九天后的五旬节降临。正因为圣神,才能有今天的我们,这是极大的喜乐!耶稣离开了,以人的身份来到天父跟前。祂带著为救赎我们而付出代价的五伤离开,祂为我们祈祷。
面对这个问题,教宗回答说:“梵二大公会议实在像个新的五旬节,教会得以重新使人类信服。可是继大公会议而来的,是一些导致新的危机和创伤的历史重大变化。
四旬期是归依的时期。归依就是重新和基督建立关系。传统上,我们在此时期主要通过祈祷、禁食和施舍来归依。这三者都帮助我们与基督交往和结合。
所以,进入净化光照期(四旬期)后的一切礼仪也随之省略,不举行候洗者甄选礼及三次的考核礼。
其他日子,尤其在将临期、四旬期及复活期的平日,以及其他有较多会众到教堂参礼的庆节或庆典,亦极宜讲道(弥总66#)。
本报予以综合报道,希望各地神长教友在此四旬期末,多祈祷刻苦。帮助各地教会及时了解信息,重视预防,配合当地政府及社会各界携手共同抵抗该疾病。
教宗继续论述基督徒的希望,讲解了尘世的希望与十字架的希望,勉励我们在这四旬期注视十字架上的耶稣,把希望寄托於祂,并且效法祂,以天主的作风行事。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今天在四旬期过完、但它似乎不要结束之际,我们更需要主基督。我们的身后是长达两年疫情和它留下的种种沉重痕迹。
(四旬期对耶稣受难和死亡的默想,起源于早期的前往耶路撒冷的朝圣者。)画十字圣号(圣号经)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阿们。
礼仪年中,(今天)四旬期第二周星期四弥撒选读的福音是一位富翁和乞丐在生前和死后截然不同的生活及其人生终极结局的故事(路十六19~31)。常年期丙年第廿六主日和「求免饥馑」弥撒中也选读这段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