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习惯于给自己的生活制造条条定框框,把自己囚禁在一个观念上,被世界的理念所捆绑,掉进世俗的沼泽,在痛苦的挣扎中自我折磨,最后身心俱碎哀于心死。一旦人的信心丧失,其毁灭性的代价便难以挽回。
圣若望宗徒从帕特摩岛写信给他们,表达自己对受迫害的基督信徒的深深关怀,也激励他们坚守信德,不要与世界同流合污。圣若望从耶稣基督的死亡与复活来说明人类历史的意义”。
“《圣经》教导我们,世界的诞生不是出于混乱或偶然,而是源自天主的决定。天主基于爱赋予且不断赋予世界生命。宇宙是美善的,默观宇宙让我们隐约看到造物主的美善和无穷的仁慈。
纯全教义就像一个自然保护区一样,它与信仰的日常世界及信仰的各种需要相分离。真正的教义必须以信德为出发点并在信德内发展,而非置身其外”。
很喜欢《大海中的船》这首歌:疾病中医治,痛苦中帮助,怎能忘记一次次的拯救——主啊,愿你拉着我的手,让我把我的路走完。每当唱起这首歌,我都心潮澎湃,感恩之情融满心中。
我:虽然是这样,但是不确定性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痛苦。上帝: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选择是否去承受它。我:既然承受痛苦可以成为一种选择,那为什么优秀的人总是选择去承受痛苦?上帝:真金不怕火炼。
教宗若望廿三世在大公会议开始时,就想大大敞开教会之窗,改善她与世界的沟通。
为此,你在死亡之前所受到的巨大痛苦,就是一种最好的补赎。
教宗致词时表示:「只要少数信德坚定的人﹐就能将福音的油墨在世界中渲染开来。」教宗的致词充满「热火」﹐这同时是他要求在社会中重新点燃的元素。重点在于热烈燃起这股信仰的热火﹐而非人数的多寡。
触摸世上的苦难对于今日的挑战,首先是战争,教宗说,“世界陷入一片火海,战争的疯狂用死亡的阴影覆盖了各种希望。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能希望什么?”我们能做的,就是“解除我们言词的武装,使用温柔的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