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我开始明白了:天主正在回应我的祈祷,开始带走及收纳我的记忆,至少暂时收纳了一部分吧。这一点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喜悦,因为天主就在其中,圣神赐予了我这份领悟!
圣玛尔定“看到其他人没有心生怜悯,便明白那个穷人是留给自己的”。他身上什么都没带,只有一件披风,于是就割成两半,将一半给了那穷人。后来他做了个梦,梦见耶稣身上穿著他送给穷人的那一半披风。
使大家明白,传道员是传福音者、传的天主的道、救恩的喜迅、是堂区神父的同行人、合作者。要有奉献精神、懂教理、言行一致、谦卑受教的心、会祈祷、有被福音改变的经历、有救人灵的渴望。
因为在场的老传教士们,会更加明白老父亲的感受:作为一个过气的、被人遗忘的角色,他们将一生贡献的成果交到那些毫无经验,甚或乎是轻率鲁莽的接班人手中。
圣赦院院长教了我们很好的一课:当我们明白时,就说:『我知道了。请继续,讲另一件事。』请让办告解者免于不知如何开口的痛苦,不要带着好奇心去问:『当时情况怎样?多少次?』」
我们则是“愿意帮助穷人,但不尊重他们,没有明白‘贫穷的人是有福的’”这句话的真意。说到这里,教宗为眼前的这些男女青年企业家指出3个要点。
很多教友,甚至有些神父、修士,如果不作深入研究也难以搞明白。这一两年因为写祈祷程序,把礼赞、诵读和弥撒本不知翻了多少遍,也请教了国内教会礼仪专家,在此想把一些礼仪问题与大家分享。
教宗指出:“在耶稣善牧面前,我们明白我们不是部落首领,而是富有同情及慈悲的牧者;不是民众的主人,而是屈膝弯腰为兄弟姐妹洗脚的仆人;不是管理世上财物的世俗机构,而是天主子女的团体。”
当为他们洗完了脚后,耶稣穿上外衣,回到座位上,就对门徒们说:“你们明白(刚才)我给你们所做的吗?
四十几岁时,我的眼睛里加进了些许狠劲儿,表明了我正面对着恼人的起伏和潮湿……而今天,我的眼睛则反映出了几分木然或淡然,似在说明我的已经明白或依然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