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带着家人,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准备了一桌好饭……”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曲就想起了礼拜天进堂参与弥撒时的感觉。
已出版《孙桂金中篇选》、散文集《蔷薇花》、诗歌集《我心中的月神》、长篇小说《圣殿的钟声》《魔楼》《罪船》等数部。作品曾多次获奖。已领洗十多年的她愿用手中的笔去光荣天主。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
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这是发生在一个都市的教堂,它让我对祈祷有新的体验,我想对大家也会有所帮助!
这使我想起了我们徐家汇大堂的老本堂,圣德不凡的蔡石方神父,于1993年圣诞节写给侄子、侄女的一封信,信中说:人是因信德而生活的,没有信德成不了天主的儿女,等于耶稣没有为他降生救赎,是多大的损失呀!
但是我们没有按照别人的希望去做,别人也会不高兴,甚至会讨厌我了。从这种人际关系来说,我们每一个人,必须要认识自己,也得认识别人。自己的需求,也是别人的需求。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论述基督徒的希望,表示忠信的天主子民是起身在希望中行走的人。《玛窦福音》记载,耶稣在升天之前对门徒们说: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玛廿八20)。
今天福音记载了耶稣所行的三件事。第一、从会堂里出来,进了伯多禄的家,治好了正在发烧的伯多禄的岳母。
她毕业后选择参加了当地的一个平信徒团体,她的姐姐也是这个团体的成员,它有点像修会团体,只是没有三愿生活。我记得我曾想过,这是我可以做的,她说。做一个没有誓愿的成员对我是合适的。
她毕业后选择参加了当地的一个平信徒团体,她的姐姐也是这个团体的成员,它有点像修会团体,只是没有三愿生活。 我记得我曾想过,这是我可以做的,她说。做一个没有誓愿的成员对我是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