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社会和教会的认识差距1、社会的认识,2、教会的认识,3、学术界的认识三、港澳台的状况和认识四、结语1、当代天主教会的社会教义具有某种全球的、时代的和开放的特点,十分重要,值得中国学术界、教会和其他有关部门认真研究
隔天5月14日是为终止新冠疫情的祈祷守斋行善日,教宗勉励众人能「兄弟齐心,恳求上主拯救世人摆脱全球疫情,启发科学家,并且治愈病患」。
切尔尼枢机回到这份指导文件,阐明由于当前全球疫情造成的种种挑战,教宗的这份文告不仅关怀国内流离失所者,也面向所有「因新冠病毒而处于不稳定、遭遗弃、被边缘化和受拒绝的人」。
枢机因此表示,“需要全球范围的努力,例如在2018年达成了《安全、有序和正常移民全球契约》,因为只有共同努力、启动全球性的移民法规,所作的回应才能结出果实”。
于3月13日发表的教宗本笃十六世为上届全球主教会议后撰写的“爱德的圣事”劝谕,获得全世界热烈的反应。劝谕收集了2005年10月举行、讨论圣体圣事奥秘的全球主教会议的指示。这个劝谕中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教宗又提到全球各地教会团体都特别悉心筹备举行的、即将来到的世界传教日。今年这个节日是十月二十一日,主题是《整个教会为全世界》。
好多人生伴侣都是在发现对方手机的暧昧留言和通话记录的频率和时值以后而与另一半劳燕分飞各奔东西的……低头族的迅猛增长除了使电讯部门和手机制造商财源滚滚盆满钵满之外,同时也促进了殡葬业的繁荣昌盛
关于神恩的清新,教宗说时间一久,人容易满足于现状,把圣神关入笼中的诱惑会逐渐增长。
教宗方济各在与世界修会总会长联席大会成员座谈时,引用荣休教宗本笃十六世的话:“教会的增长是通过见证,而非劝诱。真正有力的见证与不寻常的态度相连:慷慨、超然、牺牲、忘我、和关爱他人的献身生活殉道精神。”
很感恩刘绪俭神父的书《笛声》中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增长信德的良方》,一共7条标准,成为勘验我能否获得耶稣圣爱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