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6年(清乾隆元年),北京人谷若翰神父来重庆传教。1753年,罗马教廷将四川、云南和贵州的传教权授予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管理。1756年范依圣神父来四川传教,不久被祝圣为主教。
当时的辉煌威震太行,可称是:天涯海角颂主恩,地谷平川有一村!如今却是胜景全无、一落千丈。12月12日福传的车子奔驰在崎岖的山路上。
我们的天主在《出谷记》第三章中用第一人称代词‘我’和最基本的动词是做了自称。因此,天主是那位行动者,祂生活在事件的内部。而我们与祂的关系是一个信赖、对话和交往的关系。
因为耶稣也曾说过:新酒要装在新皮囊里(谷2:22),所以我们都该在辞旧迎新之际,尽力使生命和心灵跟外界的环境气氛一起更新,使自己内外皆圣洁,表里一样美善。
目送朋友远去的背影,我想起圣经中撒种的比喻(谷4:13—20;路8:11—15)撒在良田中的,就是指那些听了讲道之后,加以领会施行的,当然结了果实,有结一百倍的,有结六十倍的,有结三十倍的。
“你们要这样作来纪念我”(谷1412—1622—26)
(谷9:41)当我们以基督的爱服务弱小者时,就是和主一起在缔造和平,为主美化这美丽的世界。朋友,当你走出自己,关爱别人时,你会发现,你和你所帮助的人的生命会因爱而变得异常美丽。(伟平/文)
(谷1:17)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难免有私心杂念,要不神父每天都提醒我们常常修德行呢。”我的心明朗了,因为通过这一小小的事,天主使我们明白了人性的软弱,更明白了基督徒的价值。
(韩玛尔谷摘自《生活文摘报》2003/9/3)
其实是我们在祈祷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行动,难道《创世纪》、《出谷纪》乃至“救恩史”中的一切都是天主想出来的吗?全能的天主要实现自己的计划尚需身体力行之,何况吾辈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