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保禄在写给罗马的基督徒的书信中,谈到了受造诸物的渴望,把这种痛苦比作产痛。然后,他继续写道:“我们这蒙受圣神初果的,也在自己心中叹息”(罗8:18-23)。
最后,教宗提到圣若瑟是听天主话的人,因此他是“渴望教会合一的基督所有门徒有说服力的记号。”教宗这个思想是向出席晚祷聚会的其他基督信仰教会的成员说的。教宗说:“对基督门徒合一的寻求为我们是一大挑战。
(加6:28)2、教友们寄予了神父最高的希望,渴望他真正地像主耶稣一样,亲近他们,引导他们。
这项游行活动是为纪念750年前将圣女的遗体从她被埋葬的波吉圣母堂迁移到嘉辣隐修院的事件,圣女的遗体之所以被迁移到这里,是因为她生前非常渴望加入这个隐修会。
他们的热心、虔诚、俭朴和谦逊激发了许多在俗教友成立社团、也就是所谓的第三会,这些会员渴望度圣多明我和圣方济各的灵修生活。圣多明我和圣方济各所提倡的在俗教友圣德获得许多人响应。
教宗说:“在有可能行使司铎职务的今日自由的环境下,司铎有必要高度地回应自己的召叫,因为只有使天主的临在每日变得强烈和清晰的人,才能激发信友们意识到罪恶,给予他们勇气萌生求天主宽恕的渴望。”
答:是项绝对必要的任务,即:一位青年到了祝圣为司铎那天,绝大多数,可以说百分之九十的圣召应该归功于他的父母,因为基本上他是从他的父母那儿,接受了将自己完全奉献给天主的渴望的种子:从父母那儿他有能力了解什么是爱
一年的中秋到了,我又是因着别人的提醒才又记了起来,而且也只能如在海上一样让明月寄托我对家人的感恩和与他们团聚的渴望。面对中秋,我又有另一种思考。
个别教长管辖区的特别弥撒经书得到了认可,这本称作《神圣敬礼》(DivineWorship)的弥撒经书旨在保护天主教礼仪和圣公会礼仪应有的遗产,了解在圣公会传统的整个历史中滋养了公教信仰,并推动了朝向教会合一的渴望
他们寻求合一,共同渴望透过创建和使用新方法和新语言向陌生的民族传播福音。我认为教宗这项会晤的意义正在于建立兄弟情谊,强调大公运动是这情谊的旅程,彼此承认在唯一的上主内皆为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