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她的性格就皮实到不在意别人的言语态度呢?绝对不是!她是一个心理极其细腻多情敏感而自尊的姑娘。之所以这样,她说是为了承行主旨,委顺主命,为了自己的成全成圣,她绝不做半截子圣人。
总之,在今天的社会中,教会应以开放的态度来接纳每一位愿意加入教会的成员,让外教同胞不再感受到加入天主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繁重的国家大事在进行讨论,奥托皇帝觉察会场中的官员对他突然对敦哥改变态度很是惊奇,便解释道:“为什么?你们没有见到有两位天使伴随着他进来吗?一左一右,我不敢向他表示我的愤怒。”
教宗继续说:“圣体圣事实际上是教会的宝藏,是上主留给教会的珍贵遗产,教会以最谨慎小心的态度来保存它,每日在弥撒圣祭中举行这件圣事,在大小圣堂里面朝拜圣体,也分施给病患,同时在一个人走到人生旅途最后阶段时分送给他
这已经是令舆论的态度不正确,不平衡。从这里已经可以看出这些传媒的仓促、肤浅、无知,所带来的后果是大家所知道的。
他指出,圣经给西默盎的评价是这人正义虔诚,作为一位老教友,要专注维持与天主的亲密关系,效法西默盎对信仰的态度以及所结的道德果子。圣经说,西默盎期待着以色列的安慰。
这令我们能够以极为无拘束的态度和气氛来説出我们对这关系发展的兴趣、情感和渴望,并找到使这关系得以积极发展的途径。我认为这本书的确是朝这个方向行走。
教宗然後谈到主教应当避免的教权主义和自我参照的态度。教宗说:在上主见证人的团体中不需要‘王爷’。
谈到听告解神父应持有的态度,教宗说:我们这些听告解司铎进入告解亭是为接纳弟兄姐妹。我们必须常常牢记,我们是天主施予他们慈悲的工具,因此要当心,不可阻碍这得救的恩典!
龙基神父以这一幕场景来描述天主对人类苦难的态度。龙基神父指明,耶稣复活了;祂是生命的天主,祂关切玛达肋纳的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