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教在自己的观察和经验中说许多现代对婚姻的争执只注重成年人自己的关系和他们的欲望,过去的以孩子为中心的文化被所谓幸福之源的激进的个人主义、性自由主义所代替。我们不能以自我中心来管理我们的社会。
自古以来,尊老爱幼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生活在福利院里的孤寡老人和孤残儿童更加需要社会的关爱和人间的温暖,作为一名基督徒,天主告诉我们你们应全心、全灵、全意,爱上主你的天主。
不过话说回来,除非不相信天主,那些看似微小的事物其实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平凉天主教会曾于1947年创立《公教青年评论》,每年印行四次,也称《公青季刊》。
教宗描述在四百年前1609年,伽利略第一次使用望远镜观察天文的惊奇与感动,这j位比萨的科学家伽利略说:「我细想,是天主的恩宠先光照了我。」。
一直以来,人们循不同的路线前来,他们默想、祈祷、精疲力竭,为的是重新找到自己并与天主相会。生活中数不尽的各种事故,它们的秘密和神秘,都混合在河水般前行的人潮中。
如果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必须配给医疗资源,那么配给的标准绝不可以歧视老人和弱者,却要有坚实的理论依据,「避免专断独行或是在紧急情况下随性配给」。
他认为通谕的讯息是普世性的,“每个人都能感到与自己有关”。勒杜安主任说:“一如《众位弟兄》通谕,阿布扎比文件也论述人类的兄弟情谊。
圣柏姬达(JosephineBakhita)修女给我们指出的改变和治愈道路体现出:如果我们让天主对我们的照料来改变自己,一切都是可能的。天主充满慈悲的照料令我们也能够“接纳他人,视他们为弟兄姐妹”。
(梵蒂冈电台消息)12月7日,始胎无原罪圣母占礼前夕,宗座各学会联合在梵蒂冈举行了第11届公开会议,讨论的课题正与无原罪圣母有关,就是:始胎无原罪圣母,众人的母亲,天主美善与爱的肖像。
李晶主教在弥撒讲道中讲述了基督圣体圣血节的由来,阐释了圣体圣事的三重意义:于过去,它是对基督苦难与真正祭献的一种追念;于现在,它是我们与基督合一及彼此合一共融的圣事;于将来,它使我们提前分享天主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