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同等重要的是,“不可忘记最贫困的人和被丢弃者”。教宗警惕众人当心“某种‘唯才是用’的观念”,它“合理地把穷人排除在外,认为他们配不上”。此外,教宗也提醒,略施小惠的慈善是不够的。
怀着怜悯与温柔去亲近贫困弱小,让人想起天主善待我们的三个行动:亲近、怜悯和温柔。教宗重申,天主慈爱地亲近我们。前行“前行”这个行动则邀请众人“坚忍地”跟随耶稣,“在这段尘世的旅途中维系信仰的热火”。
就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引用了他的话——为什么报纸从不报道一位饥寒交迫的老人死了,而股市刚变了两个百分点便立即上了头条。方济各喜欢,喜欢遥远的,那些对教会持批评态度的人。
看似朴实无华的歌词却能引起如此强烈的共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原因就在于其细致入微地刻画出了老人对儿女唯一的期待——无关功利、不需反哺,仅仅是常回家看看足以慰藉老人孤寂的心。
〔资料图片〕 【天亚社.台湾台东讯】四年前参与救助一场巨大风灾,触动了芳疗师吴秀珍的爱心,她放弃高薪职务,留在台东圣母医院,建立了台湾第一间医院芳疗馆,专为老人,穷人和照顾者服务。
大妈的儿女们见一计不成,便干脆把母亲搬到了离教堂远一些的的小女儿家居住,把大妈原先住的房子出租,这样既增加了收入,又管住了老人。
在那种苦难的情况下,她对父母十分孝敬,有点可口的总是给老人吃。邻居有两个老人,基本没有生活来源,吃穿都十分困难。她宁肯自己少吃一口,也要给大娘送去一碗。那时她自己也是吃不饱啊。
2001年11月12日清晨,魏合的父亲、六叔二位老人逢人便说:“今天我们要认识天主了。”那天教友满堂,都来祝贺两位老人的进教,魏合忍不住流下了滚滚热泪。信德虽然看不见,却有无穷的力量。
老人的追思会,基本上是一种庆祝,是一种欢庆。在他的追思会上,音乐演奏的是肖邦、舒伯特那些美丽、柔和的曲调,并不是沉重的“葬礼进行曲”。主持仪式牧师的开场白还算庄重。
天主教方面的书籍有:《佘山导游》(南京出版社会,1947年)、《梵蒂冈一瞥》(上智编译馆1926年)及《百龄老人》传遍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