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人在德肋撒姆姆的修院听说当加尔各答之家的孩子缺乏糖,一个四岁的印度小孩回家对父母说:“我想以后不再吃糖了,把这些糖拿去给德肋撒姆姆。”这个小孩子实在是“心小爱大”。
然后,神父又讲了另一个故事: 有一天,耶稣碰上了刚刚从伊甸园回来的撒殚。那魔鬼手中拎着一个以罪和死为栅栏的笼子,幸灾乐祸地狂笑道:“看哪,我把全世界的人都抓进这个笼子了!
教宗访问北马其顿时,也要前往加尔各答德肋撒圣女出生的城市斯科普里(Skopje),以关心穷人为标记。帕罗林枢机指出:德肋撒修女在那里是个显著人物。
里修的小德肋撒(ThereseofLisieux)、宾根的希德加(HildegardofBingen)、阿维拉的德肋撒(TeresaofÁvila)、埃迪特·施泰因(EdithStein)、瑞典的布吉达
教宗在文告中引用旧约圣经《撒慕尔纪上》所记载的天主召叫人的典型例子。天主多次召唤年幼的撒慕尔,后来撒慕尔在厄里的帮助下,才知道天主对他的召唤。所以,蒙召叫的人必须知道倾听,随时准备应命,并不断祈祷。
此外,在玫瑰堂、圣玛加利大堂、牛头角明爱中心和圣德肋撒医院设有自然家庭计划辅导中心。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2月9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讲道中发出呼吁:愿圣地和中东停止分裂和敌视。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2月16日清晨在圣玛尔大之家小堂主持弥撒。他在弥撒讲道时强调:教会不说先知话、没有天主的生命时,教权主义就会占上风。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3月17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讲道中表示:基督徒的望德是一种谦逊却强而有力的美德,总是支持我们,不让我们被生命的诸多困难淹没。
(撒上2:8)是大罪人:基督耶稣到世界上来,是为拯救罪人,而我就是其中的魁首(弟前1:15)我自出世便染上了罪恶,我的母亲在罪恶中怀孕了我。(咏51:7)是天主的子女:我们借着耶稣基督获得义子的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