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出奇平静,轻轻步出房门,告诉爸爸妈妈:“颂颂走了……”有份哽咽的感动,是多么多么的不舍,然而这样子的离去,岂非如弟弟所愿?“我希望在家里睡着的时候面见天主、也别再有辛苦……”天父都听了,都答应了。
所以,我们的爱才显得那样虚弱和不能感动人心。我们也常常会因此对自己说,这人本没有什么可值得我爱的,我去爱他是他的福气,我们常常不满意对方的反应,却常常忘了自己本身所存在的问题。
更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常为小区里的外地民工义务的烧送开水,使得外地民工,都愿与他们交结朋友。刘阿姨是有身份的人,子女也都在日本生活,但他们平易近人,爱人无类,特别关心那些有困难的人。
每当我看到和想起从三岁小孩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那渴望的目光,认真学唱和听道的神态,我的顾虑和疲劳全消失了,剩下的只是喜悦、欣慰和感动。他们中虽有的是文盲,有的文化很低却能背诵很长的经文和歌词。
当我意识到天主介入我的历史时,过去、现在以及冥冥中的未来,知道了感恩,并常常为我的信仰所感动。对于在我这样成长背景中成长起来的的人,这样一种召叫与安排实在是合适不过。
这种信仰肤浅的教会生活,已经没有活力,没有生命力,没有感动,本该为灵魂的生命而信仰主,反而已经失去了灵魂的生命。这样一来,教会在教友中是死的,教友在教会中也是死的。
年轻时我常被名著、名诗、名曲感动。这次,竟被她写的小小的儿童故事赚去我大半天的泪!我再次审视这些作品时,发现作者是有着坚定信仰、丰富感情、朴素生活、深厚文化底蕴的人,对生活的洞察有着独特的视角。
老人的这种奉献精神让很多人为之感动。如今教友们在庄严辉煌的圣殿里透过祈祷参与圣事得以畅饮主恩甘饴之泉。(部分内容选自宝安教堂简介画册。发展中的深圳天主教会介绍结束。)
我听了你们唱念的经文,很受感动,比听神父讲一堂道理更动人。听道理是外因,听者可能分心走意。
当我们在祈祷中受圣神感动而获得前途、未来方向选择,或在领会圣经、教会道理受到启示时(这可能需要耶稣教导的检验和心灵的辨识),是与主耶稣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