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地震后,教宗立即为地震遇难者和幸存者以及救助人员祈祷,并呼吁国际社会向中国人民伸出援助之手。为此,今天这台按照教宗本笃十六世的意向在罗马圣大殿举行的弥撒,其全部献仪都将捐献给四川大地震灾区。
在他们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伸出援助之手,难能可贵。他说:“我们会把这种主内真爱之情牢牢记住。在敬主爱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中报答他们对灾区教堂的牵念。”受助方也向九江教会赠送了锦旗和纪念牌。
泰国教会援助卅五名巴基斯坦教友,他们因受到本国宗教迫害而逃离家园。
教宗继续写道:“你们共同的旅程是给每一个人的标记,一曲人类尊严的赞美、希望之歌”,他同时强调了援助受苦者工作的三个特点:首先是彼此相遇,当人们在脆弱时刻体会到天主的关怀与怜悯时,相遇便发生了;其次是赐予恩典
(一).美国著名生理学家默里对人类的心理需要进行了归纳,从而得出夫妻和谐必须满足双方的五种心理需要:第一.尊重和信赖的需要。自尊心自幼即有。一旦受到损害,便会痛苦不已。
北京西堂华沛教友:非常感谢天主,给我们安排了这么好的一位本堂神父,在张洪波神父的带领下,我们西堂的教友做善事、献爱心,不只是顾及我们自己的堂区,而是把援助之手伸向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地方。
省天主教两会以及各教区、有关爱国会号召神长教友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支援香港抗疫,其中,省天主教爱国会主席黄炳章主教通过汕头市天爱公益慈善基金会向香港捐赠20万只口罩,深圳圣安多尼堂积极筹备酒精、消毒液等防疫援助物品
本人无意贬低这些先进技术的价值,但从人性的心理来看,如果大家只信赖这些工具的话,所面对的世界便会越来越虚拟,总觉得缺少那么一点点朴实的真实人性,好像还是趴在墙头上说话比打电话更亲切。
最近几天来,因为有机会拜访在某城市一医院内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关怀和心理安抚服务的修女们,我又一次对天主教修女和艾滋病患者这两种似乎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群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和了解。
教宗方济各2014年4月11日上午接见天主教儿童事务国际办公室(Bice)的代表时明确指出:应当重申儿童在一个爸爸和一个妈妈的家庭中成长的权利,而父母也应该有能力创造一个适合他们成长和心理成熟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