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1901年的仁慈之母主教座堂矗立在科托努中心区,离老桥不远,它的外观独特,由互相交替的枣红色和白色线条组成,两个对称的钟楼以同样颜色建成。
堂长50米,宽18米,钟楼高46米,前辟花园式广场,与风格独具的神父公寓及周围古老楼群构成了县城一道亮丽的景观。圣堂庆典前夕,教区组织各堂区教友青年在新圣堂中举行了烛光泰泽祈祷。
钟楼有33米高,堂体宽16米,纵长36米,外观错落有致,内有阁台柱廊,煞是好看。王神父还介绍说,这是青浦地区规模最大圣堂,堂区现有教友两千余人,还成立了多个教友团体。福传和牧灵事业方兴未艾、蓬勃兴旺。
民国25年朱开敏主教在显圣湖泊之东筹建新筑新立体式本堂一座,由潘世义先生设计,钟楼高耸,成为当时长江入海口的灯塔航标。左起:陆钇含、狼山圣地本堂司铎陈小平、黄楚乔、顾单崟。
并购置圣母像一尊,供奉钟楼顶端,圣母双手合十,为枣林村祈祷,祈求天主保佑。特定于2018年元旦,举行祝圣祭台大典!
1989年7月,爱尔兰高隆邦会士柯德华神父前来湖察看前辈的传教堂所,资助双林天主堂的整修与扩建资金,新增了两层四间,并在教堂顶增设钟楼一座,于1992年竣工。
该堂钟楼的设计颇具特色,既有罗马式教堂的神韵,又形似充满地域特色的蒙古包,让人看了印象深刻。该堂由乌兰察布市建筑设计院设计。 据本堂王俊神父介绍,新堂建成之前,院里原有10间平房,作为简易的小圣堂。
1982年,本村教友集资对圣堂主体进行大规模维修,重建被拆除的钟楼,圣堂恢复原貌。1989年至1990年,由时任本堂郭继汾神父主持,本村教友筹资对圣堂进行扩建。
教堂钟楼尤其反映了潘世义的爱国之心:钟楼高33米,外型为立体的战斗机型,以我国第一架飞机外型为蓝本,即当年潘世义胞兄潘世忠独自一人从法国驾机飞回的那架,寓意中国人民自立自强,不畏帝国主义强权,同时也祈愿祖国早日腾飞
我抬起头,向前望去,不远处一座石桥横亘在小河上,在桥的尽头,一片苍绿覆盖之下,隐隐约约露出那再熟悉不过的十字钟楼的端迹。我激动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