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赦指的是在天主前赦免已蒙宽恕的罪过的暂罚(参:《天主教法典》992条)。事实上,任何一项罪,即使获得了天主的宽恕,依然存有某些残留。
想想看,有多少下地狱的灵魂当初都是被所谓的天主是仁慈的,不会轻易罚人,时间有的是,以后再悔改也来得及等等模棱两可的话欺骗到永死中呢?
卡德纳尔神父一九八五年一月三十日受到停职罚,如今他高龄九十四岁,蒙受教宗方济各撤销「所有教会法制裁」。
在主日福音中,耶稣预示了最后的审判(参阅:玛廿五31-46):高坐在宝座上的君王把聚在祂面前的万民分成“蒙祝福”和“可咒骂”的,并给每个人颁授奖赏或施以永罚。那么,君王是依照什么准则将万民分开的呢?
他们只是徒劳无益,将来还是不免永罚。主啊!求你变化他们的硬心吧!使他们早日认识错误回头归正吧!吁!耶稣,仁慈的天主,从前你在加尔瓦略山上曾求过圣父可怜恶人们,因为他们不知道你是救世主。
答10:上主给加音立了一个记号,宣布谁杀加音,将受七倍的罚,以保护他不被人杀害。加音的后代问11:加音迁到哪里去?答11:加音迁到伊甸东面的诺得地方居住。问12:加音的后代中有哪些著名的人物?
同一类罪刑,普通教徒犯了是小罪,受小罚。神父犯了要受较重的罚。教规最严肃,这是由于教规是天主订的,教会无权宽免。
孩子的天性毕竟是贪玩、好动的,可是深受信仰传承的大人们,在帮助他们的孩子认识在天大父这一根源性问题上似乎绝没有绿灯可开。早上天不亮就会从熟睡中叫醒孩子,拉着他的小手走向村子的教堂。
它没有遁世的隐者的病态,而是如贝多芬那样的孤绝之士顽强生存。它生长于高山之颠,尽管处境恶劣,但它不屈不挠,尽显坚韧与生机。它的枝梢哓响世界,它的根深入无穷的地底,却未曾迷失其中。
教宗告诫司铎们绝不可独来独往。他说,司铎职若能与人分享就会更为美好。这项职务不能被理解为个人的,或个人主义。相反地,团体生活是一所使徒工作的大学校。教宗最後勉励司铎应做个慈悲为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