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生中有无数挫折和坎坷,时时刻刻都需要上帝的呵护和关怀。上帝给予人们很多帮助和礼物,但是最好的礼物一定只有一件,所以上帝最好的礼物一定是一个终极的目标。 上帝最好的礼物是什么?
我们在多大程度上相信呵护他人、为生计操劳与付出、重视好名声和他人的尊严是喜悦与希望的泉源?教宗特别强调,福音中耶稣没有用自己的话回答魔鬼,而是引用天主圣言、以《圣经》上的话作答,因为与魔鬼无法对话!
教宗特别勉励枢机、主教和牧人们要像天主那样呵护羊群,寻找丢失的,领回迷路的,包紮受伤的,疗养病弱的(参阅:则卅四16)。
教宗阐明,这一切教导我们,怜悯与爱不是某种模糊的情感,而要求我们呵护他人,甚至不惜代价;要求我们受到牵连,采取一切必要措施‘走近’他人,甚至与他同生死、共患难。
教宗说:生命应当始终被接纳和保护,从人受孕之初到自然死亡;我们众人蒙召尊重与呵护生命。
他至高无上的爱的举动是他志愿去救助和呵护达豪集中营内的伤寒病人。後来他不幸被感染,孤苦伶仃地死去,临终前并未得到适当的照顾。问:您能谈谈他内心的坚毅吗?
13岁的他,面对继父的突然离弃,孩子孤独地觉察到,她和母亲又回到了过去无人呵护无人遮风挡雨的日子。母亲为了不给他造成伤害,轻描淡写、极有分寸地隐瞒了真相。
耶稣是战胜黑暗的光,我们则应该呵护我们在受洗之日所领受的小小火苗。教宗最後总结道,四旬期是我们悔改的圣事标记,我们从奴役走向自由的旅途。这是一条需要不断更新的道路。
领受了信仰,她如获至宝,小心呵护。平日在家,祈祷经文不离口;周日或大瞻礼,雷打不动要进堂,其中有三次在进堂的路上遭遇危险,蒙主护佑都化险为夷。
在默观目光的启发下,我们必将有能力认出正在萌发的和平嫩芽,并呵护其不断成长。教宗的世界和平日文告签署於2017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