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开沅:把现实挫折全部归咎于传统文化,未免失之偏颇。自己没出息,反而怪祖宗。传统永远在发展变化。按离异与回归的模式来说,离异须抗拒其惰力,回归则须认同其活力。
精彩的舞蹈李神父讲传统文化孝道10时30分,永年堂区主任李尚进神父,做了题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孝道的演讲。
在中国的传统音乐中,是很注重意境、含蓄、淡泊、朴素厚重中蕴涵着中庸、节制、理念及天人合一的本色传统文化观念。在中华古国几千年悠远、博大精深的文化历史氛围中,被经验到的音乐占有着其极重要且辉煌的地位。
编者按:现在,社会大力宣传和提倡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的很多成语故事,源自历史典故,极富深义,尤其用福音的精神来解读,更有意思。现继续刊出几篇,抛砖引玉,以飨读者。
的确,传统文化、传统道德很要紧。一个民族的复兴或衰落,常常以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崛起或萎靡为先导。中华民族的复兴,要靠民族精神的坚实支撑和强力推动。
受儒家思想影响,在一般中国人意识里,尽孝是一切美德中最为重要者,甚至可以说,孝文化已然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儒家倡导孝文化,作为中国本土宗教的道教,更是对儒家孝道伦理进行神学性补充。
:教区今年5月16至18日举办了首届慈悲禧年大型书画展,又于10月15日举办了首届慈悲特殊禧年圣乐合唱汇演,两次活动突出表达了‘如同天父,满怀慈悲’的深刻主题,既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1985至1987年先后荣获杨浦区先进教育工作者、校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98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并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奖章。
传统文化面对死亡,一筹莫展,极力避讳与死有关的词语,甚至连与死发音相近的四也列为不祥。对死亡的恐惧程度远超洪水猛兽,这种怕死情结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再看看耶稣的死亡与复活。
一、对死亡的认识死亡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的死亡观是入世的,它主张通过立功、立德来超越死亡。道家的死亡观是出世的,它主张顺应天理和自然之道,既不悦生,也不恶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