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世俗生活中实践德勒撒修女教导的仁爱精神,虔诚敬礼圣体、为最弱势群体服务。
这些对于当下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无疑是增添了许多的华丽与趣味,但文化本身是具有精神维度的,其定义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且特指精神财富,那么以世俗化的准则塑造的文化无形之中就扭曲了文化本身的内涵,也即是说,世俗文化是低俗的
在童年和青年时期所受缜密维护的基督化家庭的感化力,是抗御各种世俗之败坏的最安全的保障。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儿女,自然会学习如何敬爱世上的双亲以及他们的在天大父了。
我们圣教会不同于世俗,对人重在看现在、看转变。而世俗则凭一个人的档案材料评判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一个单位就可以决定该录用他还是不该录用。
俞主教认为,在当前世界卫生危机的情况中,纪念圣人的活动非常有必要,因为殉道圣人的榜样鼓励我们轻看世俗而度遵守爱的诫命的生活,即爱天主爱人。
我不禁要问:难道我期待的就是这如同世俗逢年过节般的欢乐?我等待的就是这歌舞升平后的消沉和落寞?我望着瞻礼过后那空旷的圣堂,寻找着昨日那一张张笑脸,我失望惆怅。
这种纯粹的世俗观念与我们神圣的信仰完全是南辕北辙、格格不入的。难怪大多数教友已经嗅出了这种变质的诸圣相通功的味道。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1月28日清晨在圣玛尔大之家小堂主持弥撒圣祭时强调:世俗权力企图让宗教成为私人的事,我们要满怀信心和忠诚朝拜已战胜了世界的天主,直到人世生命的最后一刻。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不愿掀起自己的盖头、露出信教身份来的教友,他们实际上是既舍不下令人眼花缭乱的世俗,又想为自己身后的灵魂找一个好去处。
教宗谴责「世俗扭曲心灵,抑制现实的良心」。他警告说:「一个世俗的人住在自己建构的虚假世界内,周遭彷佛围着暗色的玻璃,以免看到外界。别人很难接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