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出,因着耶稣基督对世人无私的爱,象征苦难的十字架被赋予全新意义,成为永恒救恩的标志,更填补了天主与人之间的鸿沟,是全体教友信仰的核心与力量源泉。讲道内容深入浅出,让在场教友们对信仰的理解更为深刻。
(哥1:20)与天主和好,就是归依与天主与人及万物共融合一的生活,直到面对面看见天主时。
为此,教宗表示:天主寻求与人建立关系,这是一种父――子的关系,祂抚摸祂的孩子,对他说:我与你同在。教宗接着说:这就是天主爱的温柔。但是,若我们自以为强大,就永远不会体验天主的温柔。天主的温柔非常美好。
这几颗晨星刹那间反衬出众多自私的本相,我们都在捧着救恩的珍宝,却常常是自顾自受,不想着与人分享,实在是愧对主耶稣救恩的宝血。我们得了神的恩典就不应该成为懒惰自私的人,而应该拿行为来领情和答谢。
这匮乏的概念不该被视为人心负面的成分,而要视为激励人心、使之与人相遇的成分。这种匮乏叫人明白异己的存在非但不是冲突之源,反倒是一种富饶,首先对自己有益」。
我得非常注意我盘中的食物,因为我愿意汲取的精神营养肯定大过物质营养……这应该也会是一次「单纯的」经验,因为在成为教宗之前,他也是个和我们有着同样需要的人:需要爱与被爱,需要在单纯的关系中与人来往
声明中重申:「人是依天主的肖像和模样受造,这个信念与人权观念连结在一起,因为所有人的尊严都是不可被剥夺,应受最大的保护。」
(厄弗所书4:32) 从前,有一个人脾气很坏的男孩,经常与人吵架,刺伤人的心。
教宗在信函中最后表示,天主教的本质从来不阻碍与人之间的合作或到世界各地服务,因为基督要基督徒做世上的光,是美善、慈悲以及天主疼爱每个人的标记。
文告指出:“如果教会要做天人合一及人与人合一的标志,就应首先展示和见证合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