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本笃十六世于前天6月12日主日带领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的信友颂念天皇后喜乐经时,提到安德里茨基神父说:我们为这样一位英勇的信德见证赞美天主,他加入了那些在集中营因基督之名献出生命者的行列。
其后他传教于陕西各地,因见眉县豹窝地理环境酷似耶路撒冷之加尔瓦略山,遂绘图上报罗马教廷,经教宗庇护六世恩准,命名为“十字山”,并给予大赦。遂购地兴建圣若瑟堂、圣母亭、十四处苦路。
弥撒圣祭是纪念耶稣在加尔瓦略山十字架上的祭献,第一台弥撒是耶稣亲自举行的,在弥撒中,主耶稣亲自做司祭和祭品,自献于天主圣父。
中央邦主教团主教理事会发言人阿南德•穆通加尔神父向本社介绍,许多印度教友为基督信仰献出了宝贵生命。
德斯库尔枢机的一生苦难连绵,他经历了可爱的祖国波兰遭战争蹂躏和战后的艰困时代,最后走上瘫痪病苦的加尔瓦略山。索达诺枢机结束葬礼弥撒讲道时,称德斯库尔枢机堪称为上主的慰藉。
这位圣女不但更新了加尔莫罗会、更新了教会,更始终将耶稣放在首位。
之后,他继续乘飞机前往古巴首都哈瓦那,在那里将受到哈瓦那总主教奥尔特加枢机欢迎。当天下午,教宗要同古巴总统劳•卡斯特罗举行官方会晤,然后在圣座使馆接见古巴主教们。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罗伯特•P.乔治(RobertP.George),尤瓦尔•莱文伦理协会和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巴黎圣母院教授O.卡特•斯尼德,美国天主教大学校长约翰•加维
在他们撰写的苦路中涉及今天的家庭问题,借以对照基督上加尔瓦略山的痛苦之路。他们在接受梵蒂冈电台访问时分别谈了他们的看法:问:安娜·赞祖基,十四处苦路默想要向今天的家庭表达什么样的讯息呢?
本堂常忠荣神父在对教友们说:在这次福传中,我们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有好多的弟兄姊妹加入了我们教会,更重要的是我们堂区神父、修女和教友们都能把心拧成了一股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