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这点,教宗引述了《天主教教理》:「由于雅各伯是以色列十二支派的祖先,天主向他重申自己的许诺。他对抗大哥厄撒乌之前,与一位神秘人物整夜搏斗,那人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但离开前在黎明时分祝福了他。
需要一提的是,圣座的两个部会对近东和中东地区行使各自的权限:万民传播福音部负责南部和北部阿拉伯地区拉丁礼宗座代牧区;东方教会部则负责波斯湾邻近国家的教务工作,包括在约旦、伊拉克、伊朗、黎巴嫩、叙利亚、巴勒斯坦、以色列和埃及境内的教会
最后一种藩篱涉及宗主教辖区内的四个国家身份: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塞浦路斯。由于当地教会处在冲突环境中等因素,这些国家的身份有时会构成对立。
在结束讲话时,教宗重申并深信这个世界需要敞开大门,希望在斯洛伐克这片在东方和西方、南方和北方交汇的土地上,“愿以色列子孙的家庭继续保持这项使命,让这召唤成为世界上所有家庭蒙受祝福的标记”。
晚上9点,由来自德国、意大利和以色列的基督徒和犹太教徒合唱团和乐团在圣若望拉特朗大殿进行圣乐演唱,其中有莫扎特、威尔第、塔维奥尔和德沃夏克的作品。
最初这个女人是“熙雍的女儿”,即“全体以色列子民的化身”,最后她又是“身披太阳,脚踏月亮”的女人(默十二1),是教会的代表。此外,“女人”是“耶稣对在加纳和立在十字架下的母亲的称呼”。
另外,我们也不能像古以色列人在旷野里吃玛纳过日子一样。只坐等天上往下落玛纳。也就是坐等天主为我们显圣迹,自己半点也不主动努力。
教宗这样说:“正如玛纳之于以色列民,圣体圣事对每一个基督信徒来说,是在穿过这个世界沙漠时所不可或缺的食粮。”
从教会内部的历史来看,无视教会组织,乱谈改革的结局一是旧约时代,若苏厄死后,以色列民,群龙无首,十二支派各自为政,四分五裂,其结果是什么呢?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行了上主视为恶的事。”
如同梅瑟时代的以色列子民那样,今天的移民也“经常逃离受压迫和虐待、不安全和受歧视、缺乏发展前景的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