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信仰,为了慈善事业,为了回应基督的博爱精神,为了世界和平,愿以自己微不足道的奉献,成为世间的一只蜡烛;为了国家的利益,科研的飞速发展,本人竭尽所能,将自己一生积攒下来的一点儿财产遗赠给后人。
热情非凡的宣讲者、做补赎、以祈祷和研读充实自己生活的一生、协助病人和受苦人的爱德见证、死于瘟疫、做了他献身的牺牲品。
人生一生,追求的东西很多。当人饥寒交迫的时候,有衣穿有饭吃就觉得的很幸福了;当人体弱多病的时候,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就觉的很幸福了;当人身心受到束缚的时候,享受自由就觉得很幸福了。
这个圣诞夜,是她一生难忘的一夜。第二年,王全守神父给美英介绍了一个对象,在陈瑞玲修女和我们几位教友的共同关心帮助下,她终于在1992年11月16日组成了新的家庭。不久又调到丈夫所在的县工作。
我相信他不会怪我,但那种沉默却足以让我自责,让我一生引以为戒。大约三个月后,也就是去年12月19日,我在百无聊赖中打开网络,我至今不明白那天怎么就一头扎进了内蒙古巴盟教区网站。
灾难夺去财产还可以再置,但是灾难夺去了亲人的生命却无法挽回,这给灾民们心中留下了一生的伤痛,所以说他们的心灵重建更应该得到重视和帮助。
教宗继续说:“表面看来,这两位殉道圣人的一生可能被视为失败。然而,天主爱的光辉正是在他们的殉道事迹中彰显出来,这个爱战胜自私自利和仇恨的黑暗。
此时此刻我想说的话很多,但我还是想用我大阿哥自己说的:“我是有福之人”这句话,来对他的一生作简要追忆。这是一个月前女儿若燕为他擦身、为他洗脚时,他以清醒的头脑、含糊的口舌重复说的:我是有福之人!
我选择以尼苛德摩开始,还因为他真实的一生表明这种改变可行。尼苛德摩能做到:最后,他和其他人一起去找比拉多,请求领取耶稣的遗体(参若19:39)!
【答】领:在我一生的岁月里,幸福与慈爱常随不离;我将住在上主的殿里,直至悠远的时日。【答】福音前欢呼领:亚肋路亚。众:亚肋路亚。领:我是善牧:善牧为羊舍掉自己的性命。(若10:11)众:亚肋路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