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耶稣也提到史逻亚塔的倒塌,造成许多人伤亡,我想人们一样问了耶稣对那悲剧的看法。他们想知道,该怪责谁呢?比拉多(压迫者)?或加里肋亚人(制造事端者)?还是悲剧中的亡者(罪人)?
这些城市也不是临摹史纳尔沙漠的巴贝尔塔,来让人们“建设一城一塔,塔顶摩天,好使他们的名得到光荣”的地方(创11:4)。
纳塔乃尔的经历更典型。起初,他很不屑于斐理伯的话,斐理伯没多做任何辩解,只是让他自己去“看一看”。之后,斐理伯便全然退场了,是纳塔乃尔与耶稣的个人性相遇使他相信耶稣是天主子的。
脑海中浮现出巴贝耳城和巴贝耳塔的故事(参创11:1-9)。它讲述了一个社会规划,涉及到为了集体的效率牺牲所有个体。
有句古语说:“众心齐,泰山移”,只要我们大家一条心,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因为在每件事情上,都有天主的指引和保护,相信当我们把一切都托给天主时,他一定会眷顾。
生命中的曲曲折折、坎坎坷坷正是天主对我们的爱加以考验和磨砺的时刻,因为生活是纯真之爱的试金石,同时也是化了妆的祝福。人生的胸怀包罗万象,祝福却是它们共有的内涵,而爱却是通向祝福的一把金钥匙。
十月十五日,海伯特部长同意了她的请求,并给南丁格尔回信,邀请她率领一批护士前往斯库塔里,由政府任命并给经费支援。南丁格尔欣然同意,五天后政府颁布她为驻土耳其英国总医院妇女护士团团长。
天主的婢女伊塔拉·梅拉(ItalaMela),是本笃会罗马城外圣保禄隐修院的院长,1904年生于意大利拉斯佩齐亚,1957年在同一地方去世。
印度籍的裴安堂神父,九九年进入印度西部卡纳塔克邦加尔雅尔教区小修院,后到同一邦份的霍纳沃尔接受新慕道团培育,零五年受邀来台。
另一方面,任期已满的巴搏总统拒绝离开他在阿比让的地堡,他已经被民选总统瓦塔拉的支持者们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