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他积攒了一脑子的问题,一有机会便请教神长们,比如神父多老可以退休,堂区的账目如何公开,同一天同一个堂口能否领两次圣体等,问题涉及教会礼仪、伦理等多方面。回头看看我走过的路,我对自己充满悔恨。
引导信教群众坚持正信正行,践行宗教中和好、慈悲、宽容、中道等伦理准则,倡导宗教和谐理念,积极防止宗教狂热,高度警惕宗教极端思想,坚决抑制邪教影响。 调动和保护信教群众的积极性。
教宗也以健康的自我批评态度指出在基督徒婚姻上的不足之处,例如:经常只着眼於生育子女的义务或教义和生物伦理问题,让人觉得婚姻似乎是一个负担,一个抽象理想,而非使人得以成长和成就的行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投靠纳粹与日本军国主义的医生,用战俘和难民进行血腥的人体实验(如日本731部队在哈尔滨进行活人霍乱菌苗实验),引起了社会对人体实验伦理法规的重视。
在第十二处,修女带领我们默想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在默观中我看到钉在耶稣手脚上的不在是三大铁钉,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穿透了耶稣的手脚。耶稣忍受着巨大的痛苦,而我们却在他身上狂欢。
他们指定一星期一日,一起到柏棠小修院作默观生活。在圣神的引导下,为罗马的圣座、巴黎的文生总会院与全世界、全中国的教会祈祷。日后,为保护中国妇女免受污辱,他们更是挺身而出,不惜性命,加以保护。
默观态度是必要的:它让人对事物和境遇的感觉走上谅解和爱的好旅程。走上这段好旅程的标记是内心平安、感到神慰和天主的爱,在天主内看待一切事物。
教父们除了首先阅读新约圣经之外,更用耶稣基督的观点来阅读旧约圣经,然后邀请基督信徒完全用基督学的眼光、在圣神的启发之下,来窥探新旧约整部圣经所要传达的讯息。
由于基督教会的恩赐,他释放了每个基督徒爱的力量,赐给他们一颗大公无私的心,成为正义与和平的创造者;使他们能购在默观的同时,为了人类完整的自由,也为了每一個人及全体人类的完整自由,依循福音的路线去奋斗。
初期教会开始从“复活的主”的观点来研究耶稣一生的历史性大事时,他们的眼睛开了,看到了许多惊人的发现。福音就是这样展开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