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五时半,举行共聚晚餐活动,由重新组建不久的麻园堂青年乐队担纲演出,节目不多,但充满着对上主的热忱赞美和信众心中的由衷喜悦。
相隔近十年才有的本地司铎圣召,让高雄教区信众格外重视于六月廿九日林奕臻执事的晋铎礼。新铎与主礼的刘振忠总主教均呼吁年轻人积极回应天主的召叫。 圣秩授予仪式在道明中学道茂堂举行,五十位神父共祭。
在过去,当不欲制造不安及令信众感到混乱的想法较为普遍之时,人们会认为找出肇事者已经足够;但教宗方济各却不然。 接着是喀麦隆首都雅温得教区托尼耶.巴科特(TonyeBakot)总主教。
为此,教宗邀请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为所有因迫害而遇难的基督信徒默祷片刻。 教宗最后说:殉道对基督徒而言,不是一件奇事,因为耶稣已事先宣布:殉道是作见证的有利时机。
首先,教宗指出,“七月二十三日主日,将为为黎巴嫩特别祈祷和悔改日,邀请各地方教会团体的牧人和信众们,与世界全体信徒一道祈求天主赐予和平的宝贵恩宠”。
弥撒讲道中,朱才龙神父为大家讲述了,在世的旅途中战斗的教会,和天上凯旋得胜的教会,及炼灵中受苦的教会,彼此相通功的信理与整个诸圣相通功的过程。
我坚信,若路德、加尔文及其他改革者今天还活着的话,他们必定会以这种方式来宣讲白白因信成义的观点。今天,除了教义上的大公运动外,也日益发展出相遇及和好的大公主义。
教宗特别邀请在场信众以热烈的掌声向每位献身於青少年教育事业的基督徒致敬。解人疑惑和教导愚蒙这两个慈悲善工之间关系密切,人人都能实行,可以发生在家庭生活中,也可以发生在有组织的学校教育中。
这是教宗在暑假前最後一次有信友参礼的清晨弥撒。当天的第一篇读经取自《创世纪》,讲述亚巴郎听从天主离开故乡,动身前往应许的福地(十二1-9)。
教宗因此敦促信众以基督为榜样,也照样做,去接近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在远处帮助他们。这时,可能有人会辩解说,神父,这个人很脏,没有洗澡,很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