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十一月廿六日指出,平日也有机会与修女接触,今次活动除让她了解到修女如何服务别人外,亦明白念珠在祈祷中的意义,她渴望修女收到这份礼物后能天天使用,亲手制作念珠,是对她们的一份心意,希望她们常常记挂我们,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写过这样一个短篇故事:有一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累死累活,收效甚微,一位天使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停地跑一圈,他跑过的地方就全部归其所有。
钟神父透过旧约圣经中的各慈悲章节内容,把我们现今基督徒对公义的天主的认识转化为慈悲天父的形象,再深入新约福音中去寻找慈悲救主耶稣的形象,让兄弟姐妹们从默观反思中去体悟救主慈悲的具体临在。
生活中充满了许多让你我分心的事物,我们很容易被吸引去追求好的构想,但却忽略了天主的构想。还记得亚巴郎与撒辣吧?他们有一个很好的构想。
尤尔科维奇总主教说:「为能同时达成药物的获得和必要的医疗革新这两项目标,政策务必具有连贯性,好能推动有效、可持续且公平的进程,促进广泛的医疗覆盖范围,人人获享更佳的医疗成果。」
教宗在信函中强调,这是具有先知性的话,它号召每个人,尤其是青年意识到非暴力文化不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它是一段能产生重大效果的行程。
十几里路,能算得上远么?如果儿女在千里之外,想看望的时候,不是也能去得了?如果想去百里外的市里,不也说去就去了吗?是瞻礼太频繁么?一年大瞻礼有几个?远比不上一年参加朋友亲戚的婚礼次数。是路太难走吗?
让这些不幸儿童能在此安心地成长、受教育;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培养独立自主、乐观进取的精神。让这些受过伤害的幼小心灵,能在宗教的熏陶、和修女以及所有工作人员如父母般亲切照顾之下得到抚慰。
教宗鼓励新闻从业人员作出深思熟虑的全面报导,「好能激发大众的反思」。在讲话中,教宗特别提出全球化的问题。他说,「全球化本身并不坏」,使它变得有害的是「落实全球化的方法」。
教宗接见救世军大将伉俪及随行人员(梵蒂冈新闻网)天主教徒和救世军成员能「愈加增进合作」,一起透过关怀弱势群体的工作「传扬天主圣爱」,共同作出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