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慈悲禧年之际呼吁各宗教代表发扬慈悲的精神,关怀弱势群体,在友好对话中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绝不以天主之名为暴力辩护。今天是友爱的时代,是各宗教相遇和对话却不混合的时代,从而更好地相互认识与理解。
我渴望力量,天主却给困难,让我强壮。我渴望智慧,天主却给问题,让我解决。我渴望财富,天主却给了体力和头脑,让我工作。我渴望勇气,天主却给了危险,让我克服。我渴望忍耐,天主却改变环境,让我被迫等待。
教宗方济各为这本新书撰写序言,提出5个关键词,分别是祈祷、爱德、慈悲善工、家庭和青年。这篇序言於7月22日刊登在意大利《晚邮报》上。教宗省思这本有关德肋撒修女的新书,首先提到祈祷这个关键词。
偏见不许流露慈悲,耶稣则不然。祂是天主的圣者,任由那罪妇触摸而不怕被玷污。耶稣是自由的,因为祂接近天主,慈悲之父。这种与天主、慈悲天父的亲近,给予了祂自由。
首先,张神父讲了教宗颁布的慈悲特殊禧年,是让天主的慈悲在我们的生活中实践出来,要尊重他人,不判断人,为人处世要站在对方角度去看、去爱,新酒要装在新皮囊里。
这一天也是天主慈悲瞻礼。这个瞻礼节日是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他去世前两年才制定的。而他就在这个瞻礼节日前夕谢世。
他在念经前的讲话中勉励信徒不要陷入迷信思想,把世间的不幸全归咎於天主。当天礼仪选读的《路加福音》提及在当时吵得沸沸扬扬的两大悲剧:加里肋亚人在圣殿祭献时被比拉多杀害;史罗亚塔倒塌压死18个人。
教宗方济各于12月31日傍晚5点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带领信众诵念天主之母节第一晚祷,咏唱《谢主曲》。
以慈悲对待我’。在一天当中,在内心多次重复这句简单的祈祷。‘主啊,我是个罪人,求祢怜悯我’”。福音中的癞病人,因著他的简短和奇迹般的祈祷,透过耶稣的怜悯获得了痊愈。教宗说,“耶稣不会因我们而感到羞耻。
但我没有喜悦,更没有感谢天主,这让我想起曾经的伤心事。四次流产,我和爱人埋怨过天主,也对天主失去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