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本笃十六世离开哈瓦那时走的就是这条路,那天正下着倾盆大雨,可是送别的人仍很多。因此,有人对我说:看!那些问候过本笃教宗的人现在又一次喜悦地问候教宗方济各。
他说,天父应允耶稣的祈求,救祂脱离死亡,但为脱离死亡所走的路正是经由死亡这条路!因此,要紧的并不是天主以什麽时间及什麽方式来垂听我们的祈求,而是我们与祂建立的关系。
(路九13)。事实上,耶稣祝福并分开面饼,让所有人吃饱。不过,五个饼和两条鱼却是门徒们提供的。耶稣恰恰希望他们不但不遣散群众,反而要将他们仅有的奉献出来。
昏暗的路灯下我和老伴儿顶着风艰难地向前骑着,奇怪的是,平日里一直很好用的自行车在路途中后轱辘突然就不转了,这可把我俩难住了,前进不得,后退不能。
我们的慈母玛利亚告诉我们他举扬了卑微贫苦的人,他使饥饿者饱食美味,反使富有者空手而归(路1:52-53)。教宗多次指出,行哀矜是一项与圣经同样古老的义务,若不与穷人患难与共就不是真正的行哀矜。
教宗也表明,这条路在生活的诱惑面前难以行走。当诱惑触及你的心灵时,你很难从判断可否转向真理与慈悲。这需要天主的恩宠,需要求天主帮助我们继续前行。
教宗首先从《天主经》谈起,那是耶稣交给祂的门徒,又由祂的门徒传给我们众人的祈祷,是基督徒最卓越的祈祷(参閲:路十一1-4)。教宗指出:基督徒祈祷的全部奥迹都浓缩於这句话内:敢於称天主为父亲。
保禄宗徒强而有力地指明,我们受了磨难、绝了路、被迫害、被打倒,这些都是我们脆弱处境的表现(参閲:8-9节)。教宗说,这也是保禄的弱点,是瓦器的表现。这就是我们的脆弱。
我们期待教宗勉励我们不要害怕走这条路;这是一条漫长的路,我们要一步一步地前行,所有人,儿童、青年、成人和老人都要献出自己的经验和诚意。问:过去天主教会从不知倦地致力於和平进程。
因为我们时常沉溺於负面念头,沉溺於我们心中罪的伤痕;我们往往倾向於独自停留在那里,彷佛孤独地躺在《福音》中的小床,不愿起身(路五17-26),耶稣则不断疾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