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怀有这些情操,是因为「祂亲自成了弱小者,体验了人的痛苦煎熬,并从天父那里得到安息」。因此,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懂得安慰他人。
耶稣喜欢退避到荒野里祈祷,教导我们「如何寻找在静默中对我们说话的天父」。这「并不容易」,却邀请我们寻求「心灵的宁静」。因此,四旬期是「给天主圣言腾出空间的绝佳时机」。
日向亚丰索学院的师生发表谈话时说:「圣亚丰索早就知道我们不该防备或谴责世界,却要治愈世界,使人得享自由,效法主基督的作为:融入现实,对人的需求感同身受,重新燃起内心最深处的期待,让每个人,尽管他们脆弱和有罪过,也体验到天父把自己放在心上
全能永生的天父!求你因圣子耶稣的功劳,和他大司祭的爱心,垂顾你召选的司铎,因为他们也是软弱的人。
耶稣也独自退到山上,为聆听天父的声音。这也是所有圣人的经验,他们是宣讲和行爱德的圣人,也是祈祷和静默的伟大圣人。」
大圣若瑟是耶稣的养父,教宗在牧函中谈论了他的多项特质,并称他为广受爱戴的父亲、温柔的父亲、顺从天父旨意的父亲、款待的父亲、勇敢又有创造力的父亲、辛勤劳作的父亲,以及宛如影子的父亲。
我们认为天主是使人窒息和压制人的主宰者,而非天父,以易怒的交谈者、固执的检察员、严厉的法官的姿态对待我们。”然而,耶稣则透过举动和话语向门徒们显示天主的真实面容。
祂的秘诀在于与天父的关系。”接着,教宗提到福音中“耶稣显圣容”的奇迹。教宗表示,这是“耶稣使命中关键的时刻出现的一幕,那时反对和拒绝在祂身边蔓延。
“当我们有点向天主发怒时,我们就开始询问为什么,这是在把天父的心吸引到我们的贫乏、我们的困难和我们的生活上。是的,你们要有勇气向天主说:‘这是为什么呢?’
1、区分“讲道”和“见证”我们先来区分“讲道”与“见证”这两个概念:耶稣讲的“道”、传的福音,都围绕着天父之家、天主之国(若14:2;玛4:23),同时他也行奇迹,为人治病、驱魔来辅助所宣讲的天国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