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政治家、哲学家和神父们,曾争论组建社会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历史上,各种社会和组织曾采用了许多组建社会的观念,例如:使用责任、义务、法律、强制力、服从、独裁等观念,以及利用人们的贪心。
华南一位曾留学美洲的修士认为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是一位福音的开拓者、和平的缔造者、天主的忠仆!
在华期间与郑成功父子交往甚密,曾作为郑成功的使节出使马尼拉,留下了一段中西交流史的佳话。1605年,利畸生于意大利名城佛罗伦萨。他的家族与中国颇有渊源,中西交流史上赫赫有名的利玛窦神父就是他的亲戚。
记得2008年去天津西开总堂朝圣时,张良神父曾分享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虔诚的老教友,热心向邻居家的青年传教,青年一直不接受,可老教友却一直坚持不懈地为青年祈祷,在播种、耕耘十年后,这位青年终于领洗入教
上世纪30年代,人们曾对摇摇欲坠的修道院建筑进行加固,在深度挖掘过程中同样没有发现他的遗骸。弗内斯修道院,座落于坎布里亚郡。
她曾给她的姑母写信说:无论什么事,必须以天主的爱做基础。谁能说基督所受的痛苦不是残酷无比的呢?然而他所得到的幸福,也必定是非常的。工作,努力工作,知道天主必领我们走上成功之路。
我也曾参加过几项国家重点工程的奠基仪式和竣工典礼,无论是位高权重的省、自治区领导,还是敬爱的温总理,对我们的态度都是那么彬彬有礼、和蔼可亲。这是礼貌,是尊重。与此同时,我不禁想到了一次圣诞瞻礼的经历。
又记得1970年前,为准备全面使用梵二中文弥撒,在圣犹达堂举行弥撒示范,由曾庆霖神父主持,恩保德神父协助;这弥撒至今,在我心中仍历历在目。从此,礼仪祈祷造就了我的身、心、灵。
救主耶稣曾非常明确地说过:如果你们有像芥子那么大的信德,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移到那边去’,它准会移过去(玛17:20)。紧接着他还补充说:为你们没有不可能的事。
一位神父在讲论孝敬父母的道理时,曾列举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对比法,让我们检查自己的孝心和孝行,其具体的内容即是,将自己对子女的关心照料与对父母的关心照料常作比较,由此查看我们尽孝的疏漏缺失和不足,然后加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