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信仰的人,生活的视野只是自己,自己的家人和这个世界。有信仰的人在天主的视野中瞩目永生,跟随主耶稣基督的教导,在今生善尽责任。
但当时这位年轻的耶稣会士对她触动最深的是他透过大众传播媒体一心一意地致力于传教事业的精神,他说:『做媒体要靠信仰,因为看不到观众,所以我们要坚定地相信自己在做的事情』。
欧洲各地主教座堂从中世纪至今始终是信仰的明灯,吸引并质问人心。意大利中世纪历史学家卡尔迪尼(FrancoCardini)向梵蒂冈电台介绍何谓历史意义格外深远的主教座堂。
一路上,在修女的带领下,祈祷、唱歌、分享信仰。10时许到达圣母山脚下。大家在神父的引领下,沿着蜿蜒陡峭的山路边爬山边念玫瑰经、苦路经,许多年轻人主动走上前去,搀扶着行动不便的老年人。
在8年的病痛中,婆婆信德根基不牢,几乎丧失信仰,无论关莲壳怎么劝说,她一句也听不进去,但当她看到褥疮痊愈后幡然醒悟,痛改前非,不久老人辞别了人世。
我出生在不同信仰的家庭,母亲是老教友,父亲外教。父母由于信仰的差异,不时会发生矛盾。
(梵蒂冈电台讯)全球各基督信仰教会於元月18日进入促进基督徒合一祈祷周,今年的主题为:蒙召去向万民宣掦上主的德能(参:伯前二9)。
信仰是我心中隐藏着的奥妙,但它却能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公开地表现出来。信仰的实在性就在于:在爱中为他人服务。对耶稣的信仰不可能只在自己的心中。
“那么你该明白,无论是欢乐还是痛苦,只要一生中笑多于哭,人就会对人生有所留恋,正因为不舍,才会有临终的眼泪。没有生,何有死?没有哭,焉有笑?而降生时赐予你哭,正是为你一生中学会笑做准备。
“信德”以中国办得好的堂区做参照物,不偏左右为全国教会指出了信仰的方向。从此,它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是“信德”的启示?还是天主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