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个小女孩家境贫寒,和父母在租来的一间破烂的房子里艰难度日。后来,神父和这个小女孩成了忘年交。两年后,这个小女孩不幸离开了人世。她的父母十分伤心,于是就把小教堂的神父请过来向她女儿做最后的告别。
黄慧玲老师虽已有七十高龄,但她精神矍铄,诲人不倦,她以基督之爱的博大情怀,利用其丰富的圣经学、哲学、心理学知识,力戒空洞的说教,坚持寓理于事,通过一个个典型案例的解剖,一次次耐心细致的启发,一场场情景再现的演绎
在遥远的地方,有一群温良的人在角落里认真地生活着。我们与这些人可能无缘见面,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人之最可悲不在于没有财富,不在于没有成就,亦不在于失去健康,而在于人与人之间缺乏真诚的沟通。我以为,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人世间最悲凉而无助的境地。道一声问候有何难?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选自《若望二书》:若望宗徒以长老的身份致函地方教会,讲述基督徒之爱的本质。他表明,我们从上主那里领受的命令是「在爱中生活」。那麽,若望宗徒所说的是怎样的爱呢?
主耶稣和祂的福音对于我们每个时代的人而言,都是“陌生的”,也是“坚硬的”。主耶稣降生成人来启示一个新的生命、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以及一个对人的新认识。
这份文件是否没违反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真理的光辉》通谕中所表达的训导?《真理的光辉》通谕指出,存在本质恶的行为不能以任何情境或意图作为借口,而这亦阻碍得以通往圣事的途径。
念经前,教宗反思了当天弥撒中福音的内容(路二十四35-48)。福音讲述了复活的主耶稣在耶路撒冷的晚餐厅中显现给门徒们,问候他们说:“愿你们平安!”
罗马的两位主保圣人:伯多禄,一个“加里肋亚的渔夫,蒙耶稣召唤成为捕人的渔夫”;保禄,一个“迫害教会的法利塞人,因恩宠而转化为外邦人的福传者”。
在大会中主教们将选出3位下届主教团主席的候选人,由教宗任命其中的1位来接替任期已满的巴尼亚斯科(AngeloBagnasco)枢机的主席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