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斋戒、克苦和哀矜、施舍是悔改、补赎的表现。让我们多想想耶稣生养保存、降生救赎我们的大爱,多关心贫、病、残、弱的兄弟。在困难中多全心仰赖耶稣。
她真是一个会利用时间精打细算的“商人”,她从小就感到了苦身克己的渴望,到生命的末期,这种渴望非常炽热地点燃起来。
巴拉干枢机主教说这些病患弟兄是陪着耶稣走加尔瓦略山苦路的。只有在复活的基督的十字架下,每个人的痛苦与黑暗才能消散,让位给希望之光”。
我们刚刚聆听的福音比喻(不义判官和寡妇的比喻:路十八1-8)包含一个重要教导:人应当时常祈祷,不要气馁(1节)。因此,我们不能只在觉得有需要时偶尔祈祷一下。耶稣说:应当时常祈祷,不要气馁。
放下一切,跟随耶稣在路9:57-62节中,有人信誓旦旦地告诉耶稣:你无论去哪儿,我都要跟随你。
例如:梅瑟颁布天主十诫、加纳婚宴、五饼二鱼、耶稣受难苦路等画像,全部采用中华民族之容貌和服装。绘画线条非常细腻,人物生动而逼真。
我万万没有想到,在我做了几年牧灵传教工作后,他竟然让我回修院教哲学课,我苦笑着对他讲“三年荒个秀才,所学的东西都忘完了。”他淡淡地说,“有了这几年的生命历练,你再读过去那些书,可能会有更深的悟解。”
现在,前来南桥天主堂参与弥撒的教友越来越多,还形成了主日天公拜苦路的习惯,大家一心借着各种善工和福传感谢天主对南桥天主堂及上海教区的特别祝福。
想了想:路虽然不远,只有三层楼,但是我需要弯着腰推着助步车慢慢行走,一根拐杖悬挂在手柄上晃来晃去,再加上身体有一些失衡——右边受力比左边更大一些。
看的出来,他老人家也在做克苦、补赎之前的过错。天主是仁慈公义的,只要是真心忏悔的子女他都会接纳。我们村是个小堂口,在天主的护佑和神父的支持下,新建了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