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修道生活的向往赵本笃1918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市正定的一个信仰虔诚、热心侍主的老教友家庭,在良好信仰的熏陶下,很小的时候便对修道生活心向往之,13岁便走进了正定的小修道院。
当1989年9月30日佘山修院举行第一台梵二中文弥撒时,只是简单地把圣体柜和蜡烛台从主祭台移至小祭台便成。因为主祭台早已按梵二弥撒礼仪所示离墙而立,四周可以环绕,亦可面对信众主持礼仪。
阿拉伯地区拉丁礼主教团(Celra)2012年度会议9月18日至20日在约旦安曼召开﹐三天会议研讨的中心是有关新福传的主教会议纲领(L’InstrumentumLaboris)﹐和教宗本笃十六世上个主日颁发的
信德网讯10月1日早上7点整,陕西天主教神哲学院全体师生共聚一堂隆重庆祝修院主保圣德兰瞻礼,弥撒礼仪由修院院长西安教区党明彦主教主持。同时在礼仪中有11位修士领受读经职和辅祭职。
他仍对范神父充满激情,循循善诱的讲道记忆犹新;也对范铎60多年来敬主爱主、言行一致、老当益壮、诲人不倦的崇高品质赞叹不止。范神父重视对教友的灵修培育,值得全我们的神父好好学习。
他是一位守规矩有节制的人,凡事忠信、良心清洁,与主建立了深厚的关系。他忠心奉献,走完了人生的路程。马贞林第三位是肥乡县马邢孝村的马贞林,圣名伯多禄,是我最早的修道的启蒙老师。
教宗指出,「这个呼求引导我们做个『有希望的人』,懂得全心信赖天主的慈悲,意识到我们单凭自己的力量无法面对上主所提出的挑战。我们自知渺小卑微,但天主是我们安全与喜悦的所在。
作为走出去的教会成员,东方学院蒙召在祈祷中聆听,分辨上主此刻的旨意,发挥圣依纳爵『愈显主荣』的精神,寻找新的途径」。
在这以前上主记得一些他的作为:“瞎子看见......癞病人得了洁净......穷苦人得了喜讯”(玛11:5),他启示了意义,说它们是天主在世上行动的标记。
谈到逾越节的庆典,隆巴尔迪神父指出教宗于圣周五下午5点钟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纪念主受难日礼仪,有两个细节需要一提:礼仪开始时教宗在祭台前匍匐在地祈祷,这是圣周五一个非常典型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