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宗徒原本胆小怕事:主耶稣预言自己将受难、被杀并复活之际,伯多禄谏责耶稣,不愿意这种事发生在耶稣身上,因此耶稣说:「撒殚,退到我后面去!」
教宗方济各阐明,「山」这个地点富有象征意义,意味深远:在山上,耶稣传授真福八端(参阅:玛五1-12);在山上,耶稣独自祈祷(参阅:玛十四23);在山上,耶稣与群众相会,治愈病人(参阅:玛十五29)。
她也预感到耶稣战胜死亡的胜利。另一位福音作者圣若望记载,她站在坟墓外边哭泣(若20:11),并寻找耶稣。(玛28:5)她哭因为她还在期望什么,她找因为她还想找到什么,她不绝望。
可是,整部新约一致作证:门徒们既不能忘记耶稣的遭遇,也不能对耶稣的遭遇缄默不语。那些为耶稣的死负责的当局甚至认为:门徒们这样做是为了报仇。
他们宣讲的内容,一方面是耶稣自己论天国所曾讲过的话,一方面是论耶稣基督的事(宗28:31;18:25;路24:19),即论耶稣所行所言的一切(宗1:1)。
圣史路加记述有两个凶犯与耶稣一同被钉十字架,但这二人对耶稣的态度截然相反。第一个凶犯侮辱祂,就如众人及人民的首领一样,侮辱祂。这个可怜人在绝望的驱使下,对耶稣说:你不是默西亚吗?救救你自己和我们罢!
吃闭门羹,当然是家常便饭;偶尔急了,他会用耶稣的口吻说:“我是神父,代表着耶稣。你拒绝我,就是拒绝耶稣!”他也常常到街头、广场宣讲福音,一只手高高举着十字架,完全像十六世纪的传教士。
「耶稣还活着!这是宗徒们对当时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宣讲。他们甚至以生命、以鲜血为这宣讲作见证。
11月4日当天,教宗继续以耶稣的祈祷为题进行要理讲授。教宗首先表示,在耶稣的公开生活中,祂不断求助于祈祷的力量。
(梵蒂冈电台讯)世界是基督徒宣讲耶稣的地方,但基督徒要举目仰望天乡,好能与耶稣结合。教宗方济各5月26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讲道中阐明了上述思想。《福音》为我们指出基督徒旅程上的重要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