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问答》上说:那些在天主的恩宠中过世的,尚未完全炼净的人,虽然他们永远的得救已经确定;但须经过炼净才能进入天堂。教会称最后的炼净为炼狱。教会因着诸圣相通功的道理,把炼狱中的灵魂托付给天主的仁慈。
聆听让老年人不再感到孤独,遇到痛苦与患难也能克服,因为天主的爱永在,永远陪伴他们。
因此,你别忧虑,却要等待你的救恩,因为即使修会只剩下三个弟兄,我的救援也将永远常存。」圣方济各因此深受鼓舞,惊呼:「有天主在就足够了!」
因著圣母玛利亚,天主将自己与人类永远联系在一起。圣母的目光提醒我们温柔对信仰至关重要,因为温柔能预防基督徒的不冷不热;圣母的拥抱是治愈孤独的良药;圣母牵著我们的手走良善的道路。
至于灵魂能不能得救,不是单方面的信仰,也不在乎你念了多少经,信了多长时间,它是一个与上主合作的工程,一个永远追逐耶稣基督的结果。当耶稣传教时,曾经告诉过人们:“努力生活走窄门就可以得救。”
所以,耶稣的牺牲并不是一种礼仪,而是他将自己生命的彻底奉献(参阅若13:1):“他奉献了自己,一次而为永远完成了这事”(希7:27)。
耶稣升天,要为我们打开通向永远的祖国:天堂的大道。现在,他圣神的大能要扶持我们每天在世界上的旅程”(2005年5月8日天皇后喜乐三钟经)。
我们认为圣召是有的,只是没有向自己提出这个问题,没有机会让这个想法,这个回答天主的火花释放出来,没有走出眼下生活的可能性,这种眼下的生活不推动他们走向慷慨,走向“永远”,走向彻底投入的境界。
然而,在信德的帮助下,我们今天、而且永远都能够在教会内发现天主神性的美,因为信德使我们有能力以真正的眼光来看事物”。
主耶稣是万有的,他什么也不缺少,完全是为爱我们,为了我们永远的幸福。我们不应以爱还爱吗?教会把每年的六月定为耶稣圣心月,就是为了我们能更好的热心敬礼耶稣圣心,得到十二项殊恩,这对我们是多么大的喜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