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弥撒讲道中着重论述了促进“和谐”是圣神行动的果实。世界则存有太多的不和及分裂,“我们众人虽然互为一体,却感到彼此分离,因冷漠而麻木,因孤独而感到压抑”。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开门见山,以当天弥撒圣咏中的祈祷为线索,论述“我们心中的渴求”和“为我们解渴的爱”。
然而,关于“天主”或“神”或“灵”等词的历史发展没有这样的论述和分析。一本1400页的辞典也似乎不能包括所有的天主教修女会和修女,所以那些没有那么大的名气的修会,比如圣母圣心会或马利诺会,没有被收录。
这位身为道明会士的维也纳总主教指出:教宗是使用历史批判的方法来论述纳匝肋的耶稣,超越纯神学和牧灵的角度。
在提及罗马公教在世界五大洲的发展简史时,教宗本笃十六世作了如下精辟的论述:“第一个千年十字架在欧洲扎根;第二个千年抵达了美洲和非洲;第三个千年将在广阔及充满生机的亚洲收割信仰的庄稼了。”
弥撒当中的读经常常提及有关玛利亚的讯息:天使加俾厄尔向玛利亚传报喜讯;依撒依亚先知许诺给阿哈次一个征兆——有一位贞女将要怀孕生子,她的儿子叫厄玛努尔(天主与我们同在),当然也有论述白冷城的
教宗方济各12月11日在周三公开接见活动的要理讲授中,向聚集在保禄六世大厅的信友们论述了“希望”的主题。这是教宗关于“圣神与新娘。圣神引领天主子民与耶稣、我们的希望相遇”系列的最后一讲。
事缘,济南教区张宪旺主教于2月1日的弥撒讲道中,论述当日《福音》记载耶稣有权威时,以耶稣在圣殿驱赶商人这一圣经章节为例来旁证衪的权威,与教友共同反思在教堂婚礼祝福收费的做法有违耶稣教导。
论述整体生态的《愿祢受赞颂》通谕也包含这讯息:大地的美妙与工作的尊严生来就彼此结合。二者并驾齐驱:人若耕种土地,大地就变得美丽。
教宗所论述的厄里亚先知与巴耳偶像的追随者是真正信仰和偶像崇拜的对比,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第9世纪的以色列。教宗说,今天同3千年前一样,人一旦远离天主就沦为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