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我们要在行善上与人相遇。『神父,但我不相信,我是无神论者!』祇要你行善,我们将会在那里相遇。」 那么,教宗是否说即使无神论者不相信耶稣也可以上天堂? 教会专家却说不大可能。
比尔·盖茨的答问很简单,但却是有关人生信念的重要问题:一是“孝顺”,二是“行善”,都源于《圣经》的教导:“爱你的近人如爱你自己”,因为比尔·盖茨是一位自幼熟读《圣经》的基督徒。
我们应敞开心灵向耶稣说是,本着行善的意愿行走。教宗表示,我们一谈到希望,往往就会想到那看不见的希望。然而,耶稣圣诞向我们述説的是一种看得见的希望,因为这希望建立在天主身上。
(若望6:40)圣伯多禄说:因为这原是天主的旨意:要你们行善,使那些愚蒙无知的人,闭口无言(伯多禄前书2:15)。谁若明知是天主的旨意,而忍受不义的痛苦:这才是中悦天主的事(伯多禄前书2:19)。
但第二位却有惊人之语:"我想当慈善家,当然要先成为富翁,不然,哪来钱行善呢?"大家于是觉得,第二位同学的精神境界更高。 现在,有钱人不少。
《天主教教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精简的定义:“德行是一种习惯性坚决行善的倾向”(1803号)。因此,它不是一个即兴或偶尔从天上掉下来的、多少有些随机的善。
教宗本笃十六世二O一二年四旬期文告——《我们彼此关怀以激发爱德、勉励行善》(希10,24)中指出,四旬期为我们再次提供了反思基督信仰生活中心——爱德&
同时,教会特别勉励众教友在炼灵月内多行善功、多做克苦与补赎,多为众炼灵祈祷,求使上主赏赐他们炼狱灵魂早升天堂,永享福乐。
11月2日追念诸圣,圣教会为所有炼灵祈祷,行善工,得大赦。同时也帮助大家不断反省死亡的意义。神父在弥撒讲道中说,在短暂的现实中应抓住生命的核心,这是基督徒应有的智慧,基督徒不应忘记受造的初心。
教宗说,上主不厌其烦地行善,对重新开始从不感到厌倦。有信仰的人应从祈祷中汲取力量,祈求上主从旁协助我们的工作;无信仰的人也应开阔心怀,渴求善,渴望别人获得益处。